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小题1:一、二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小题1:一、二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小题1:一、二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三、四句写出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6分)
答案

小题1:渲染阴沉肃***的气氛;暗示敌人入侵。4分。
小题2:里面必须包含,威武、勇猛、刚毅(或相近的词语句均可)。6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在诗歌中,景物描写常常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烘托人物的心理。我国西北和北部的少数民族的统治武装,常于秋高马肥的季节向内地进犯。“秋风入汉关”就意味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西山,寒云低压,月色清冷,再加上一个“满”字,就把那阴沉肃穆的气氛写得更为浓重,这气氛正似风云突变的前兆,大战前的沉默。所以,一、二句的景物描写渲染了阴沉肃***的气氛,暗示着敌人的入侵。
小题2:试题分析:“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更催”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胜利展开。两句一气而下,笔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也表现了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而整个战斗的结果也自然寓于其中了。
点评:这是一首绝句。对于绝句来讲,其章法结构上通常表现出这样的特点,第一二两句往往写景或叙事,三四两句抒情议论。诗歌的一、二句是为三四句服务的,三、四句是诗歌的主题和重心所在。“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艾青语)解读形象,从诗歌表现的人、事、景、物等生活图景中体味思想感情,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
举一反三
浣溪沙
苏轼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
小题1:词人为什么会发出“何时收拾耦耕身”的感慨?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回答。(5分)
小题2:简要赏析“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两句写景的妙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 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
小题1:(1分)本学期所学的《宋词四首》的四位词人均属于婉约派,辛弃疾则属于______派。
小题2:(3分)上片词人通过对“少日”时和“老去”时行为表现和            的对比,抒发了                              的感慨。
小题3:(4分)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清 平 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小题1:古人常用比兴的手法,以自然现象中的风雨、风云比喻政治形势,请分析“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两句中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小题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李白
楼观岳阳尽②,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①759年(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与友人夏十二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②楼,指岳阳楼。岳阳,指天岳山南面一带。③下榻,指住宿。整句意为“在岳阳楼上住宿,好像在云间住宿一样”
小题1:“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5分)
                                                       
小题2:李白笔下岳阳楼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诗人是怎样表现这一特点的?结合有关诗句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写真寄外
薛媛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注】①薛嫒是晚唐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南楚材妻。楚材离家远游,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爱楚材风采,欲以女妻之。楚材欲允婚,命仆回濠粱取琴书等物。“善书面,妙属文”(见《云溪友议》卷上)的薛嫒,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上面这首诗以寄意。
小题1:请从内涵和写法方面对颈联进行赏析。(5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概括说明。(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