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送友人  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①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注:①“云梦

湖口送友人  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①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注:①“云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①“云梦”是有名的大泽,在洞庭湖以北的湖南、湖北境内。
小题1:“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一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境界?(3分)
答:                                                                        
                                                                             
                                                                             
小题2:“去雁远冲云梦雪”一句中诗人写了大雁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答:                                                                        
                                                                             
                                                                             
答案

小题1:此联选取了“暮霭(湘烟)、岸苇(芦苇)、楚田(田野)”三个意象,(答对两个就得1分)营造了一种阔大的意境,气象雄浑,(1分)而用弥漫着凄冷压抑的氛围。(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大雁孤飞于飞雪暮霭中,天地苍茫,孤苦伶仃,(1分)象征着友人归乡旅途的寂寞艰辛,(1分)表达了作者的伤别之情(对友人归乡的不舍和担忧)。(1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湖”,指洞庭湖,诗人即在湘江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全诗大半写景,不见伤别字面,只是将一片离情融入景中。一、二两联写“湖口”所见:先是放眼湘江水岸,看到暮霭、芦苇、田野;接着远眺云梦,但见飞雪、去雁;最后注目孤舟离人。诗的前三句,境界阔大,气象雄浑。“中流欲暮见湘烟”,“中流”即江心,这是江面宽阔的地方,此时在暮霭的笼罩下更显得苍苍莽莽。“岸苇无穷接楚田”,“楚田”即田野,春秋战国时期湘江流域为楚地;“岸苇无穷”已有深远之意,再与“楚田”相接,极写其空旷广袤。
点评:鉴赏诗歌的意象,其实就是将诗文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一一找出来,然后看这些意象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小题2:试题分析:“去雁远冲云梦雪”,“云梦”是有名的大泽,在洞庭湖以北的湖南、湖北境内,孟浩然曾以“气蒸云梦泽”(《临洞庭上张丞相》)来状写它的壮伟,这里则以“云梦雪”来表现同样的境界。经过此番描画之后,方才拈出第四句点题:“离人独上洞庭船”。此句一出,景语皆成情语。飞雪暮霭,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四野茫茫,更显出离人的伶仃;大雁孤飞,象征着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作者或用正面烘托,或用反面映衬,或用比兴之法,寄寓自己的伤别之情。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心绪,只是将几组景物纳入同一画面之中,使它们发生内在的联系,通过画面显示特定的意境。这样,既有壮阔生动的自然景象,又有深邃内在的个人情致,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点评: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问题。
临江仙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小题1:第一句中的两个“尽”字好在哪里?(4分)
答:
小题2:“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请分析。(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眼眉儿  左誉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小题1:这首词上片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什么感情?(3分)
小题2:有人评价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与杜甫的《月夜》相同,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
春夕旅怀   [唐]崔涂1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2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
2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小题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分)
小题2:结合全诗,简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入清溪行山中
〔唐〕李白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合,溪里言弥静。无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
【注】①清溪:水名,在今安徽贵池北。②桡(ráo):桨。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赏析颔联“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的写景技巧。(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元亮:陶渊明的字。其诗中有“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的句子。亚夫:指汉代的周亚夫。他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后世用“细柳营”或“柳营”指军营。
小题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2:尾联中 “游人意”具体指什么?请根据全诗内容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