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邓 剡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唐多令邓 剡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唐多令
邓 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小题1: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

小题1:双关(1分)明写:恼恨“西风”使季节更换;(1分)暗写:痛恨元朝统治者使南宋灭亡,让自己沦落天涯。(1分)
小题2:秋季来临,燕子都飞走了,只剩下南来的无数大雁,在明月的辉映下,露宿在芦花之中。作者用落雁、明月和芦花这三个意象,营造了一种色彩暗淡、凄凉冷清的意境,表达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漂泊悲苦之情。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用了双关的手法,“西风”既作为一种自然物的实写,又象征着蒙古统治者侵略势力。时代变革、朝廷更换,邓剡抱定不再仕元的决心,天下之大,哪有立足之地?词人把自己比做被西风吹落天涯的枯叶,也很恰切。
点评:“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秋逼暗虫通夕响”以动衬静。
小题2:试题分析:词人又通过对空阔的水、天之间渐次观察,终于发现:“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淡淡几笔,就勾勒出另一幅凄清的寒汀芦雁图。词人置群雁于虽凄清而洁白的明月、芦花中,寄寓了他对乱离中的人民怀着无限同情。虽然是群雁,然而无首。没有凄居之处,真是可怜之极。
点评:鉴赏诗歌的意境,其实就是将诗文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一一找出来,然后看这些意象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举一反三
答张十一  韩愈 ①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④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②筼筜(yún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 ③“踯躅”即羊踯躅花,花红黄色,可供观赏。④炎瘴:炎热的瘴气
小题1:诗的颔联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3分)
小题2:诗的颈联是全诗的关键,试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蕴含的感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小题1: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慨?简要作答。(2分)
答:  
小题2:以第一小节为例,任选一个角度说说本诗在艺术手法上的妙处。(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 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 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 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小题1: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作具体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香严闲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小题1:诗以言志,说说禅师和李忱(唐宣宗)的诗句各表达了什么志向?有什么共同之处?(6分)
                                                                            
小题2:请谈谈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 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凋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小题1:“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小题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