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对   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对   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对   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小题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读第二、三两联,作者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的感情的?(4分)
第二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3分)
小题1: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2分)
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手法(“樽无绿”“绿”指酒)和以虚写实的方法,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2分)手法答出一点即可给一分】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回答此题要结合尾联“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以及题干中的关键词“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知人论世,得出情感。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首先答出借景抒情、借代的手法,再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最后回答情感。对着,向着;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与诗的三、四句“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相应和。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
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此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惨遭失败,有感于此,遂作此诗。
小题1:首联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水口行舟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南宋庆元元年韩侂胄擅权,斥“道学”为“伪学”,朱熹被削职遭诬告。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之时,朱熹和其学生等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即有此作。
小题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夜如何”写出了诗人的         之情,“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的           之情。(2分)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哪两种艺术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哲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11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①《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②《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小题1: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试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②,谙尽孤眠滋味。都来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攲:qī,倾斜。③都来:算来。
小题1:请描述上阕呈现的场景。这个场景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4分)
                                                                       
小题2:本诗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诉说内心的无尽愁苦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勤政楼西老柳
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
 ①白居易于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后寓居洛阳,后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②长庆:唐穆宗年号,公元822年,距开元时期已近百年。
小题1:请简要分析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