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塞下曲•其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塞下曲•其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小题1:两首诗选择了            等相同的意象,描写了            的自然景象。(4分)
答:                              ,                                      
小题2:两首诗都是边塞战争题材的诗歌,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
答:                                                                     
答案

小题1:悲风、寒水、战马、黄尘(1分,答对2个得1分);秋风凛冽、河水寒冷、黄沙飞舞的苦寒萧索、苍凉辽阔。(2分)
小题1:杨诗以战争悲壮场面铺垫,引出“寸心明白日”,表现出征人光明的内心世界和满怀豪情、立志***敌爱国的思想感情。(2分)王诗在状写塞外苦寒的基础上,追思昔日长城一战,巧用对比,表现出诗人反战的思想感情。(2分)
解析

小题1:对比两诗意象,都有风、水、马和黄沙。这些事物都是边塞所具有的东西,所以两诗都为边塞诗,在寒秋这特定的环境中,我们感受到了苍凉、萧索。
小题1: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表明征人的豪情。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战争的厌恶。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这首诗是刘禹锡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时所作的。
小题1:一、二两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3分)。
小题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
宿云门寺阁
(唐) 孙逖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①五湖:太湖的别名。
小题1:全诗写了哪几个场景?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                                                            ___
小题2:第二联“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写出了诗人怎样的胸怀?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                                                            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宫   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建章:宫殿名。
小题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8、请用几个词语概括诗人所经历的情感阶段,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一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小题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赏析。(3分)
                                                                                 
                                                                                 
小题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
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