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题。(6分)山房春事岑参梁园①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注]①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题。(6分)山房春事岑参梁园①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注]①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题。(6分)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①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
小题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小题2: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3分)
答案

小题1:这首吊古诗作,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伤感和沉痛之情。
小题1:融情于景,前两句“暮”“乱”和“萧条”等词语透露出诗人的伤感;反衬手法,后两句借无知花树偏在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之景象,极为含蓄地表达了沉痛之情。
解析

小题1:作为一首吊古之作,梁园的萧条是诗人所要着力描写的。然而一、二两句已经把话说尽,再要顺着原有思路写出,势必叠床架屋。诗人于紧要处别开生面,在画面的主题位置上添上几笔艳丽的春色。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诗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见伤痛了。
小题1:反衬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诗人在远望以后,收回目光,就近察看,只见庭园中的树木,繁花满枝,春色不减当年。就象听到丁丁的伐木声,更感到山谷的幽静一样,这突然闯入他的视野中的绚丽春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梁园极目萧条的印象。梁园已改尽昔日容颜,为什么春花却依旧盛开呢?“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诗人不说自己深知物是人非,却偏从对面翻出,说是“庭树不知”;不说今日梁园颓败,深可伤悼,自己无心领略春光,却说无知花树遵循自然规律,偏在这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感情极沉痛,出语却极含蓄。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苏 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小题1:词的上片中“新月与愁烟,满江天”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词的下片所使用的表现手法。(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楼上黄昏***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注】①玉梯:指玉楼,即华丽的楼阁;同时也是楼梯的美称。
小题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 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8分)
阮郎归·初夏   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小题1:“词”这种体裁的别称是     (2分)
小题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2分)
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景物,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未完,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小题3:就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小题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诗,完成小题。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小题1: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5分)
小题2: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