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小题1:这首诗开头两句描画了一幅春景图。“图”中描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小题1:这首诗开头两句描画了一幅春景图。“图”中描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小题1:这首诗开头两句描画了一幅春景图。“图”中描画的景物(意象)有                  
                      (每一种景物必须用两个字短语描述)(4分
小题2:试结合诗句,从内容主旨的角度评析这首诗。(6分)
答案

小题1:①淡云、轻风、丽日、红花、绿柳、碧水(写出4个即给满分)。(4分)
小题1:这首诗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一、二句写景:天空淡淡的白云、柔和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地上红花、绿柳、碧水。上下辉映,生机盎然。三、四句抒发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6分)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意象即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特定的意象有特定的情感。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听筝
唐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小题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3分)
小题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系裙腰(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小题1:两词都写到了“荷”,请问两词分别描写出了什么时候的荷花?(2分)
小题2:词中的主人公有何不同?两词分别借荷抒发了主人公什么感情?结合词作内容,请作简要赏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注),平海夕漫漫。
注:“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
小题1: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分)
小题2:诗歌第三联在抒情方面有什么特色?(3分)  
小题3:试分析尾联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①黯乡魂:思念家乡,黯然销魂。②追:追随,引申为“萦绕”。
小题1:“碧云天,黄叶地”这两句被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一支曲子化用。这支曲子被誉为剧曲中的“秋思之祖”,请写出这支曲子的曲牌名及内容。(3分)
小题2:本词上片写寥廓多彩、境界悠远的秋色,“         ”一句将“天”“地”“水”三种景象融为一体。上片末两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全词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是                      。(3分)
小题3:本词是乡思离愁之作,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写“乡思离愁之深重”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7分)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
小题1:“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2:“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