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8分)自咏示客陆游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8分)自咏示客陆游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8分)
自咏示客
陆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① 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 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
(1)这首诗对作者的宦海生涯做了形象的描述,请概括诗人的形象特点。(4分)
(2)联系全诗,简要分析作者都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修辞手法?(4分)
答案
(1)刻画了一位白发苍苍、形容憔悴,羞于与人争辩是非、宁可就斗升之禄糊口,饱受别人白眼,走投无路欲归隐山林的老郡丞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愤慨、对官场的无奈以及壮志难酬的悲哀。(形象3分,外貌、身份、心理、行为答出三点即可给全分;感情1分,)
(2)表现手法,首联反衬,以上元灯会的灯火通明反衬诗人的颓唐潦倒;
修辞手法,颔联、颈联对偶
尾联“笑”反语并非真的要归隐山林,而是备受打压的愤慨、屈辱、无奈。
(答出其中两点并分析即可给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诗(8分)
春近
王铚
山色银屏晓,溪梅玉镜春。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漠贫游世,龙钟老迫身。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注:①索漠:枯寂无生气的样子。
秋日二绝
范成大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洲一带黄。
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
注:①北客:金人。当时宋金以淮河,大散关一线为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高宗赵构为了讨好敌人,建了可眺望江山的姑苏馆,以接待金使。
(1)第一首诗题为《春近》,结合前两联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春近”这一特点的?(4分)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比较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并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11分)
移居东村作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小题1:本诗“鸟不住啼天更静”一句与王籍的“鸟鸣山更幽”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5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①王禹偁,宋代巨野人。晚年贬知黄州,后拜左司谏、知制诰。淳化二年,贬商州团练副使。真宗时,以直书史事,再贬出京,之黄州,徙靳州。   
小题1:词中“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展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4分)
小题2:这首词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感情?(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迷津:化用《论语·微子》孔子让子路问津的典故。
(1)这首诗是怎样围绕“早寒”来写的?(4分)
(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试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名句名篇填空(10分)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2)                  ?杨柳岸,晓风残月。
(3)大江东去,浪淘尽,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5)把吴钩看了,               ,无人会,登临意。
(6)想当年,金戈铁马,               
(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8)三杯两盏淡酒,               
(9)             ,对影成三人。
(10)无限山河泪,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