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南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南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南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注释:黄庭坚 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此词为晚年所作。
小题1:这首词“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形象,如何表现的,请赏析。(5分)
小题2:词中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这两句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以诸将在侃侃而谈,议论立功封侯,与自己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形成鲜明对比,以诸将反衬自己,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5分)
小题2:词人在上阙中抒发了超然之情,也有消沉悲观的情感;下阕转为开朗达观,以美酒与去年不殊,表现出开朗豁达的情感,又运用拟人修辞借花自嘲,表现词人热爱生活的不服老精神。(6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小题1:诗歌前两句是怎样即景抒情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回答。(5分)
小题2:后两句,诗人实写了“晚”,虚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金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人月圆
宴张侍御家有感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鬓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注:吴激于北宋宋徽宗宣和年间奉命使金,被留不遣。北宋灭亡后,在张侍御家集宴,有宣和年间宫女出来演奏,感慨良久,遂有此曲。
(1)试问此词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此词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离亭燕
张 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目无言西下。
[注] 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小题1:“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①篱落:篱笆。
(1)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2分)
                                                                                     
(2)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 刘长卿,唐代诗人。以五言律诗擅长。曾任监察御史等官。因被诬陷,贬州南巴尉,迁睦州司马,后死于随州刺史任上。
小题1:请说说颔联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主要采用了什么写景方法。(3分)
小题2:请找出颈联两句中分别用得最好的一个字,选择其中的一个,结合诗句进行分析。(4分)
小题3: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内心有哪些复杂的情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