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南中咏雁 韦承庆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注]据《旧唐书·韦承庆传》载,神龙初年,韦承庆在核审张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南中咏雁 韦承庆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注]据《旧唐书·韦承庆传》载,神龙初年,韦承庆在核审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南中咏雁 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注]据《旧唐书·韦承庆传》载,神龙初年,韦承庆在核审张易之弟张昌宗罪行的过程中,“失实,配流岭表。”诗当作于被贬途中。
诗人借咏雁抒发贬谪之悲。请从“雁”这一意象入手,对诗歌加以赏析。
答案
诗人通过描写在贬谪途中看到春雁北归,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思乡之苦、遭贬之恨。“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人南去”“雁北飞”对比。由雁及人,在人雁对比中,那种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蓄其中。“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紧扣归雁,进一层抒发思乡之情,把作者那欲与大雁同归而不可得的贬谪之痛,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阳关引
寇准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潮雨霁,轻尘敛,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里,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小题1:此词上阕的景色描写是如何为离别营造氛围的?试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虚实结合是宋词写作中常见的手法,据此简析此词下阕的抒情效果。(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滴滴金 梅 孙道绚
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注]孙道绚,盛年孀居。在金兵南下之际,她同李清照一样,“飘零遂与流人伍”,流徙江南,只身寄居一室。
小题1:上阙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形象,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小题2:从全词看,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到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小题1:简要说明诗中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3分)
小题2:简要分析“蜻蜓飞上玉搔头”一句的精妙。(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⑵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钧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畔。②箔,用苇或秫秸织成的帘子。
(1)《城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2)两首诗都描写了“雨”景,但写“雨”的侧重点不同,给人印象各异。请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