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一剪梅     杨佥判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柘枝》①不用舞婆娑,丑也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一剪梅     杨佥判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柘枝》①不用舞婆娑,丑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一剪梅     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注①《柘枝》:一种舞曲。宋时发展为多人队舞,宫乐有《柘枝》队。
②能:方言,如许、这等之义。
③朱娥:美女。
小题1:从全词来看,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4分)
小题2:“军事如何?民事如何?”这两问其实在词中可以找到答案,请就词的内容具体回答这两个问题。(3分)
答案

小题1:(3分) ⑴这首词突出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词的上片写襄樊被敌围困达四年之久,军民死守抗敌,伤亡惨重,给养难继,下片写统治者在国难当头,仍鱼肉百姓,醉生梦死,与将士们浴血沙场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词人关心百姓、体恤民生的情怀。
或这首词突出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上片写襄樊被敌围困达四年之久,人民的和平生活被破坏,下片写统治者不关心人民的死活,不考虑国家的安危,仍过着歌舞升平的腐败生活,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关心国事的爱国情怀和大胆揭露奸佞权贵的大无畏精神。(如果说该词突出地运用了借代手法,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小题2:(3分)军事:襄樊被围长达四年,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却得不到援助,亡国之危险就在眼前。民事:长期的战事破坏了人民的和平生活,不见“渔歌”,不见“樵歌”,弹尽粮绝。而这一切,都源于统治者丑态多多,罪恶多多,是他们将国事民事糟蹋得不像样子。
解析
小题1:对比的手法。词的上片写襄樊被敌围困达四年之久,军民死守抗敌,伤亡惨重,给养难继,下片写统治者在国难当头,仍鱼肉百姓,醉生梦死,与将士们浴血沙场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关心百姓、体恤民生、关心国事的爱国情怀和大胆揭露奸佞权贵的大无畏精神。
小题2:军事指:“襄樊四载弄干戈”,襄樊被围长达四年,前线将士浴血奋战却得不到援助,亡国之危险就在眼前。民事指:“不见渔歌,不见樵歌”,尽管襄樊粮尽援绝,守将频频告急,贾似道为一己之私利却隐瞒军情,匿而不报。襄阳军事万分危急,求助不得任何支援,长期的战事破坏了人民的和平生活,而这一切,都源于统治者丑态多多,罪恶多多,是他们将国事民事糟蹋得不像样子。
举一反三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①“燃”“又” 两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
②古人在谈到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恶树
杜甫
独绕虚斋径,常持小斧柯。
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
枸杞因吾有,鸡栖奈汝何?
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注释:①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时杜甫避安史之乱寓居成都草堂。
②鸡栖,树名,指皂荚树,树体高大。
(1)诗歌首联中“独绕”、“常持”四字前后相承,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2)诗中“恶树”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为什么写“恶树”?试从手法角度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闻蝉
朱熹
悄悄山郭暗,故园应掩扉。
蝉声深树起,林外夕阳稀。
(1)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此诗诗题为“闻蝉”,诗人在诗中通过蝉这个意象及蝉声传递了哪些内心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11分)
天津桥春望
[晚唐]   雍 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天津桥,是当时东都洛阳著名的景点。上阳:宫名,上元年间,唐高宗下令修建,位于天津桥北。
小题1: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6分)
答: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
(2)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