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题。(8分)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小题1:“宝帘闲挂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题。(8分)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小题1:“宝帘闲挂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题。(8分)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小题1:“宝帘闲挂小银钩”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为传神?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小题2:下片一、二两句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答案

小题1:“闲”字(1分)”闲”字透出楼中人的空虚、闲寂的神情与心绪,与前面的景物描写融成一片(2分)
小题2:比喻(1分)落花随着微风,自在飘舞,宛如梦幻;纤细的小雨,无边无际,好似愁丝。“飞花”和“梦”、”丝雨”和“愁”,一具体、一抽象,原本不相类似,但词人却发现它们之间有“轻”与“细”的特点,便构成两个新鲜的比喻,空灵缥缈,妙不可言。(2分)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但词人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也同样很新奇。特别具有一种音乐美、诗意美和画境美。(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每空1分)(5分)
(1)①                 ,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②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③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⑤朝搴阰之木兰兮,                      。(屈原《离***》)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 (柳永《凤栖梧》);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那
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6 分)
永遇乐 元宵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①铺翠:以翡翠羽毛为装饰。②雪柳:一种绢或纸做的头饰。撚金:雪柳上饰以金钱。③簇带:插戴满头。济楚:齐整俏丽。④玉壶:一种白玉做的灯。⑤鱼龙:指鱼、龙形的灯。⑥阑珊:零落,清冷。
(1)这两首词描写的都是诗人元宵佳节的所见所感,它们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3分)(2). (2)这两首词都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赏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 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小题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小题2: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心境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早梅  齐己①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②。
注:①齐己:唐末著名诗僧,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 ②望春台:既指观赏春景的高台,又喻指京城。
小题1:诗的题目为《早梅》但诗句内容未见“早” 字。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整首诗是如何围绕“早”字落笔的。(4分)
小题2:末联两句意味深长,表达了诗人什么心志?(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野泊对月有感
周尹潜①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舔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周尹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尝为岳州决曹掾。苦思为诗。本诗约作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当时北宋已亡,高宗即位临安(今杭州),立足未稳,金兵南下,苗傅、刘正彦又在杭州胁迫高宗让位,到处兵荒马乱。②逋逃,愤激之词,意为漂泊无家。③行朝,迁流不定的朝廷。
小题1:有人说,本诗题目就表明了作者漂泊无归之感,请问哪个词语体现了这层意思?试结合诗歌内容略加分析。(4分)
小题2:从全诗看,作者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