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晚秋①(唐)杜牧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

古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晚秋①(唐)杜牧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是怎样表现“晚秋”的?(2分)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由颈联中的某一意象可以联想到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借此意象自比,表达内心徘徊不定、“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的哪两个句子?(4分)
表达的感情: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句子: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分)
                                                                                                                            
答案

(1)柳影稀疏(或柳叶凋落);北雁南飞。(2分)
(2)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3分)
名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1分)(错一字不给分)
(3)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钓鱼进行对比。用以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艺术手法2分,只答“对比”或“用典”或“虚实结合”,不作解说,得1分。用意2分)(此题共10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楼赋诗,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⑴.就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你认为颔联中最具有表现力的是哪两个字,试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清代《桃花扇》和《哀江南》的曲词,回答问题。(6分)
沽美酒   孔尚任
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
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1)            请简要分析这支曲词的表现手法及效果。
答:
(2)            请谈一谈“剩一树柳弯腰”中“剩”字的妙处。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句句和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一题。(5分)
(1)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渔舟唱晚,                                      ,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2)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闺塾》选自         ,作者是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然后回答问题。(6分)
①一水护田将绿绕           ②花木成畦手自栽
③两山排闼送青来           ④茅檐常扫静无苔
(1)原诗的顺序已打乱,请根据你所学的韵律知识进行排序。(2分)
答:
(2)“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中哪两个字运用得好?为什么?(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苹①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注释:①苹(pín):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诗的最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