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春兴  武元衡杨柳阴阳细雨睛,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①。【注】①武元衡的家乡在洛阳城附近的缑氏县。(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春兴  武元衡杨柳阴阳细雨睛,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①。【注】①武元衡的家乡在洛阳城附近的缑氏县。(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春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阳细雨睛,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①武元衡的家乡在洛阳城附近的缑氏县。
(1)诗歌第一、二句描写的是哪一个时节的景色?何以见得?(4分)
(2)三、四句是这首诗的佳句,请指出其中最富表现力的两个字,并分析其妙处。(4分)
答案
(1)喜春时节(2分)。由柳暗花残中得知春天渐逝。(2分)
(2)吹,逐。“吹,,是“吹送”的意思,和煦的春风给梦中的作者吹送来的是故乡情景。“逐”是“随着”的意患,随着春风,作者梦中来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洛阳城。这两个字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使诗的意境新奇美妙。(找出“吹、逐”两字1分,结合翩作具体的内容分析2分,指出这两字的作用1分,共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答柳恽
吴钧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浸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见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1)简要分析第二联中“扫”字的妙处。(3分)
(2)结合诗的后四句,简要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古诗鉴赏(8分)
从军行 之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注:无那(nuó),无奈。
小题1:诗的第四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写“愁”?请结合全诗分析。(4分)
小题2:本诗和王昌龄《从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水村闲望      俞紫芝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 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释:①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②桡:船桨,指代船。③赊:语助词。④翡翠:翠鸟。⑤别业,指白鹭栖息的地方。⑥绷:布幅。
8.有人说本诗是以“望”组织题材,请你结合全诗概括诗人“望”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并分析诗人描绘画面时运用的表达技巧。(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共15分)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题1: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4分)
答:                                                                                 
小题2:请说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妙在何处。(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试概括首联两句的内容。(2分)
                               ▲▲▲                                                
(2)颔联主要用了什么写景手法?表现了滕王阁的什么特点?(4分)
                               ▲▲▲                                                
(3)尾联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