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8——19题。(共6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8——19题。(共6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8——19题。(共6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 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小题1:请简要说明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抒发了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闷(抑郁、惆怅、失落等)之情。(或抒发了思乡之情,怀旧之情)(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2:对比。(1)昔年与今年的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2)情景对比:欢乐之景与冷清之景对比。(3)情感对比,乐情与哀情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意思对即可)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6—17题。(6分)
江上早秋
(明)袁 凯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更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鸥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犹多宋玉悲。
【注】①此诗为袁凯于丙申年(公元1356年)所作,此时诗人正好四十岁,人到中年,时局动荡,战乱绵绵。②宋玉,战国时诗人,曾因悲秋而作《九辩》,其中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等语。
小题1:这首诗抒写作者的亲历,读着悲从中来。请指出“悲”的具体内容。(3分)
                                                                                   
小题2:简要赏析第四联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品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 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
D.姚鼐是明末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桐城派散文的内容大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风格“清真雅正”。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共10分)
临 高 台①
谢 朓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②。
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
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注】①这首诗写于荆州,当时诗人为随王萧子隆的文学侍从。
②绮翼:像鸟羽毛一样薄而美的丝织品,这里指窗帘。
小题1:请简要分析“常”和“孤”传达出来的诗人的感情。(4分)
答:                                                                                                                                           
                                                                         
小题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的后六句。(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①相唤浴蚕②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①妇姑:姑嫂。 ②浴蚕:以盐水选蚕种,古时谓之浴蚕。
20、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4分)
21、从内容看,这首诗属          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1) 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点染出怎样的画面?词中“雁啼红叶天”和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写了红叶,两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 这首小令的后三句与“问我归期未”是什么关系?试从表现手法上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