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道中(宋)陈与义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小题1: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分)小题2:有人曾用“奇趣”评论这首诗

中牟道中(宋)陈与义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小题1: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分)小题2:有人曾用“奇趣”评论这首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中牟道中
(宋)陈与义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小题1: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5分)
小题2:有人曾用“奇趣”评论这首诗,你是否同意?为什么?(6分)
答案

小题1:愉悦、兴奋
小题2:同意
解析

小题1:回答类似词语即可得分,如:轻松、高兴、和悦、陶醉、兴致勃勃、快乐等。
小题2:〔如不同意不得分〕。首句写微分中,杨柳摇曳多姿,像是不等待媒介就向行人讨好;次句写蜻蜓低飞,当它近过往人马时,又好像有所猜疑,远远飞走。凉风也卷来尘沙,凉风随适意,尘沙却恼人,于是诗人突开异想,怎能与凉风约定,不要挟带尘沙同来!作者用运拟人手法,并展开合理想像,无论“杨柳”“招人”表现出的亲昵情意,“蜻蜓”近马“相猜”活泼而又顽皮,还是与“凉风”相约都引人遐想。幽默风趣,奇思妙想中充满生活情趣,饱含诗情画意。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浣溪沙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①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②,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①山枕:枕头。古之枕多以木、瓷为之,中凹,形似山。②斗草:古代以花草相赛之民俗游戏。一名斗百草。
(1)请分析“黄昏疏雨湿秋千”中“湿”字的表达效果。(4分)
(2)评者认为这首词以物写人、以景写情,有“无我之境的妙趣”,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   .
江行
(宋)严羽
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鹊桥仙•赠可行弟
许有壬(元)
花香满院,花阴满地,夜静月明风细。南坡一室小如舟,都敛尽,山林清致。
竹帘半卷,柴门不闭,好个暮春天气。长安多少晓鸡声,管不到、江南春睡。
(1)这首词的上片前三句是如何描写南坡小室生活环境的?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3分)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后面问题。(7分)
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赏花人。
(1)诗题《城东早春》,在诗中作者是如何扣题的?(3分)
(2)“清景”中 “清”字的含义是什么?(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水村闲望
俞紫芝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 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释:
①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②桡:船桨,指代船。③赊:语助词。
④翡翠:翠鸟。⑤别业,指白鹭栖息的地方。⑥绷:布幅。
小题1:有人说本诗是以“望”组织题材,请你结合全诗概括诗人“望”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并分析诗人描绘画面时运用的表达技巧。(6分)
小题2: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