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鱼游春水无名氏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碧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鱼游春水无名氏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碧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鱼游春水
无名氏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碧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箫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注:①“孤雁”出自《汉书•苏武传》,汉使诈称汉昭帝在上林苑射雁,雁足上有苏武捎来的帛书。② “双鲤”出自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孤雁”“双鲤”都代指书信。
小题1:参照注释,再从词中的“应怪归迟”、“梅妆泪洗”等词句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心绪?(3分)
小题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作一个简要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一位少妇春日怀念远人的情态心理。“应怪归迟”点明佳人盼望心上人归来,“怪”字明显地表现出其久盼未归而生的悲怨之情。“梅妆泪洗”就是以泪洗面,表现出其相思盼归的愁苦心情。
小题2:这首词采用以春景的明媚来反衬离人的愁思的手法。(或答“以乐景写哀情”。)“嫩草方抽”,“媚柳轻窣”,“莺啭上林,鱼游春水”正是当日佳人与相思之人所见的美景,如今这一美景又已重现,但人却已不在身边。去年的燕子还懂得回来寻找旧垒,而心上人却一去不归,令佳人阑干倚遍,泪洗梅妆!表达了悲怨愁思之情。这样写,效果是动人的。(答情景交融的,视其赏析情况,酌情给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①一②题。(7分)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霜净胡j乇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听晓角
李益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域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注释】①梅花:《梅花落》曲的简称。②《小单于》:乐曲名。
①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这两首诗都是边塞涛,都通过写边关“听”乐含蓄地表达了戍边战士内心的情感。
B.《梅花落》为曲调名,高诗将“何处”二字嵌入其中,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C.高诗尾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一个“满”字表面是写曲满关山,实则表现情满关山。
D.李诗三四两句写秋风中传来了《小单于》的曲调,就连塞鸿也为之陶醉,盘旋不度。
②这两首诗起笔一句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第三联写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简要分析。(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食笋
曾 几①
花事阑珊竹事初,   一番风味殿春蔬。
龙蛇戢戢②风雷后,  虎豹斑斑雾雨余。
但使此君常有子,   不忧每食叹无鱼。
丁宁下番③须留取,  障日遮风却要渠。
【注】①曾几: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学识渊博,勤于政事。②戢戢(jíjí):牛羊角的样子。③下番:下一轮。
8.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作简要赏析。(5分) 
9.最后两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和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元曲,完成(1)(2)题。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元)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说,远远看过去,瀑布就象是由天机织就的一幅白练,垂挂在高高的石壁上。
B.作者靠近瀑布时,飞沫就飘落到身上,让人感到有凉气袭来,觉得衣服太单薄了。
C.作者写瀑布,由远观转而写近景,声音与色彩兼备,写出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
D.全曲想象奇特,虽不见“瀑布”二字,但瀑布的奇特韵致却通过词句表现了出来。
(2)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瀑布?请举出两处并作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7分)
好事近 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①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①活计:生计,谋生的手段。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表现出一个怎样的渔父形象?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分)
小题2:结合作品简析下阕“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二句表现出的意境。(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