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①一②题。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非熊。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①一②题。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非熊。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①一②题。
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非熊。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云,渭水秋风。
①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一个农夫,一个渔翁”,隐居南阳的诸葛亮和垂钓于渭水之滨的姜太公吕尚。
B.“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非熊”,指的是诸葛亮及姜尚的才能和功绩。
C.“霸业成空,遗恨无穷”,是说此二人辅佐的霸业最终落了空,给世人留下无尽的遗憾。
D.“蜀道寒云,渭水秋风”,是说臣之功绩,君之霸业,早已成为过眼烟云,而今唯余压天寒云,肃杀秋风。
②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是:
A、前三句作者以设问开卷,点明怀古对象,同时作出评价。
B、“霸业成空”以下,由追寻历史的足迹转入对历史的凭吊。
C、勋业彪炳的姜尚、诸葛亮,历来受到后人的仰慕。但在作者的笔下,却对名标青史的英雄伟绩的意义表示了怀疑。
D、这首元曲于豪放中寓激愤之情,发出了有功而不得善终的感叹。
答案

①C②D
解析

(只指诸葛亮辅佐的霸业最终落了空。) (错在“有功而不得善终”,应是对历史一去不复还的唱叹。)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一首元曲,完成①一②题。
[正宫]塞鸿秋
当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同“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①对这首元曲有关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在曲中淮山“青如淀”写出草木葱笼,青翠欲滴的优美景象。
B、“箭”写江帆如苇叶轻灵疾飞;“电”是写瀑泉仿佛千尺银河落地,因山势陡峭,故飞如闪电。
C、“新月初学扇”一个“学”字,使月亮变得富有人情,顿显摇曳生姿。
D、“塞鸿”,即塞北鸿雁。“一字”指鸿雁排成一字掠过烟波浩渺的江天。
②对这首元曲文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江,写山,是从大处、远处落笔,着重勾勒大江远山之寥廓,是静态画面。
B.三、四句写帆,写泉,分别属长江、淮山中的个体景物,是从近处,细处着眼,侧重描写江帆、山泉之飞奔迅疾,是动态镜头。
C.五、六句写云和月的变化明灭之态,又是整个画面的背景。与前四句相比,笔势则由缓渐急,由柔转刚,呈现出起伏跌宕。
D.全篇45字,却尺幅万里。分则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合则构成浔阳江山的立体壮观,好似一部名胜风景影片。其间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态,无不毕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两首元曲,对它们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即事
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A.元曲分散曲和杂剧两大类,散曲又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此二首《天净沙》均属小令。
B.《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和《即事》都是曲题名。
C.《天净沙·秋思》全篇28个字,没用一个动词,全由名词和它的修饰语组合而成,但却构成了一幅有机的图画,有一字千金之感。
D.《天净沙·即事》全篇28个字是由14个重叠字构成的,其中没用一个动词,但却处处显示出动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下面一首元曲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在官时只说闲,得闲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从前的试观,哪一个不遇灾难?百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了丞相。这几个: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A.首句叙述自己在归隐和为官之间的矛盾心理,但还要在人前故作姿态,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B.第二句列举历史上屈原、伍子胥、项羽、李斯居官得祸的例子,揭露仕途险恶。
C.最后一句通过对比,总结历史教训,强调为官的痛苦,为表达主旨铺垫。
D.这首词不事雕琢,质朴明畅,句式于参差中见整伤,于整齐中显变化,一韵到底,构成和谐而豪爽的特色。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①一②题。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①对这首元曲的用典与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功名万里”用的是西汉张骞出使匈奴终封博望侯的典故。
B.“斯文”一词出自《论语》,“斯文一脉微如线”是说礼崩乐坏,儒道衰微。
C.“光阴寸隙”即平日我们常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流逝很快。典故出自《庄子》。
D.“彭泽县”讲的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园的故事。
②对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官的整天把归隐挂在嘴边,真正的隐士又有几个?可见他们口中的隐”,十有八九是假话。
B.这支小令不但讽刺了口是心非、表面斯文的假隐士时尚,连陶渊明也受到牵连,遭到讥讽。
C.“尽道”二字,冷峻已极,说尽了世道人心,带有强烈的嘲讽意味。
D.小令末尾与“忙如燕”遥相呼应,两相比较,活画出官场竞逐,如蝇嗜血的真面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