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首元曲,回答后面问题。(7分)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乔吉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

读这首元曲,回答后面问题。(7分)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乔吉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这首元曲,回答后面问题。(7分)
双调•水仙子
重观瀑布
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请简析本诗是怎样写出瀑布形状、色彩、动态上的特点的。(7分)
答:
答案
应用比喻手法(1分),用“练”“丝”“虹”“龙”“高垂”“悬霄汉”等词语写出了瀑布修长高挂的形状(2分);说它像“雪练”“冰丝”“白虹”“玉龙”“晴雪”,写出了瀑布洁净素白的颜色(2分)。以“饮涧”“下山”“飞滩”等动词,写出了瀑布下泻的力度和撼人心魄的动感。(2分)
解析
这首小令即景抒情,移情与景,描写瀑布飞泻的雄伟瑰丽的景象,由远而近,自上而下,铺排舒张,驰骋想象,连用一系列的比喻,渲染出瀑布的声势,且出奇制胜,妙语连珠。将景人格化:那瀑布的雄伟壮丽与人的博大精神、坚定意志二者相得益彰。此曲想象奇特,语言通俗流畅,读之令人心旷神怡,如入其境,亲身感受到那份力的壮美。
前四句写远眺,以大胆的想象,把天比作织机,把月比作梭子,把瀑布比作织女织成的一幅白练,从陡峭的石壁垂下,那白练的缕缕经纬线,湿漉漉的,带着蒙蒙的水汽、丝丝的细雨直从空中飘下,十分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垂挂悬崖的姿态。
后五句写近景,写走近瀑布以后的感觉。如天降甘露,感到寒气逼人而觉得衣服太单薄了。同时,几千年不停息地飞泻而下的瀑布,不禁引起了对永恒的大自然肃然起敬的赞叹。作者身临其境,已不仅是看,而且是进一步去感受,去体验,注入了自己的感情。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作者连用了三个比喻,三个排比,一气呵成,进一步描绘瀑布变幻的姿态。“白虹饮涧”即是比喻,又是用典,写瀑布自石壁飞驰而下,一头栽入涧底,似乎要吞饮涧水。“玉龙下山”又写出瀑布泻下时,随着山势的变化,蜿蜒曲折,摇曳生姿的状态。“晴雪飞滩”则写瀑布撞击嶙峋的山石,溅起朵朵飞沫,飞洒在滩头。仔细回味,我们不仅能看到如白练悬空的瀑布,还可以看到似烟似雾的飘动的水汽,在阳光下闪着粼粼白光的溪水,因阳光折射而产生的似隐似现的霞光,……似乎还可以听到瀑布轰然奔流的声响,以及溪水的淙淙流淌。作者描绘的是一幅壮丽奇谲的图画,令人欣赏之余还引起不少遐想。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6分)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1]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2],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1]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宜城)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沉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2]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
(1谈谈对这首诗“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一联的理解。(3分)
答:
(2)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见《瀛奎律髓汇评》在二、三两联中任选一联,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梅花落
刘方平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
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
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要分析。(4分)
答:
(2)沈德潜在评论这首诗时说;“似徐、庾小诗,不落后人咏梅坑堑。”(《唐诗别裁》卷十一)请结合全诗谈一下你对“不落后人咏梅坑堑”这一评论的认识。(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①——③题。(10分)
送柴侍御                 丹阳送韦参军
王昌龄                       严维
流水通波接武冈,              丹阳郭里送行舟,
送君不觉有离伤。              一别心知两地秋。
青山一道同云雨,              日晚江南望江北,
明月何曾是两乡。              寒鸦飞尽水悠悠。
(1)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  ___;从题材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         。(2分)
(2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3分)
答:
(3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怀宛陵旧游
唐·陆龟蒙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跳青山李白楼。
惟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注】“宛陵”即宣城。谢跳任宣城太守时,在陵阳山上建楼。李白在宣城时常登此“谢公楼”。
⑴诗人将谢跳、青山、李白、楼几个意象组合成“谢跳青山李白楼”,这样写有何表达效果?(3分)
答:
⑵前人十分欣赏这首诗的末二句,称之为“诗中画本”。诗人是怎样描画这一幅诗意的画境的?(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⑴诗人与故人分别十年间可写的东西很多,但诗人只写两处虚景就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感情。请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4分)
答:
⑵分析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变化。(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