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  上阳白发人  白居易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断。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  上阳白发人  白居易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断。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
  上阳白发人
  白居易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断。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茑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妨。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惟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加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
  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注:这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七首,是一首著名的政治讽谕诗。诗的标题下,作者注云:“怨旷也。”古时,称成年无夫之女为怨女,成年而无妻之男为旷夫。这里“怨旷”并举,实际写的是怨女,是指被幽禁在宫廷中的可怜女子。原诗前另一小序说:“天宝五载以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上阳,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
 小题1:
选出对加线字词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时采择百余人采择:挑选
B.已被杨妃遥侧目侧目:怒目:怒恨貌
C.耿耿残灯背壁影耿耿:明亮
D.大家遥赐尚书号大家:大伙儿
  小题2:
选出对下列各句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颜暗老白发断——青春的容颜在不知不觉中消逝,又生出了许多白发。
B.零落年深残此身——很多年过去了,她们都已春花秋草般的凋零殆尽了,活在世上的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C.妒令潜配上阳宫——被当时专宠的杨贵妃嫉妒,缠着皇帝把她发配给上阳宫。
D.梁燕双栖老休妒——因为幽闭深宫,青春已逝,所以虽见梁燕双栖而不再羡妒。
 小题3:
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八句,以简洁的素描,勾勒出上阳宫豪华、热闹的环境和老宫女十分悲苦的身世。
B.“忆昔”以下八句,转入对往事的追亿,重现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被胁迫离家入宫后又被打入冷宫的悲惨遭遇。
C.“秋夜长”、“春日迟”两节,以两个具体场景,极写上阳女子一生被幽禁的凄怨生活。
D.“今日宫中”以下六句,在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寂寞苦闷的心情之后,诗中主人公人以貌似轻松的口吻,对自己被封赏和妆束发出了嘲笑。
小题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没有一般化的罗列所谓“后宫人”的种种遭遇,而是选取了一相终生被禁锢的宫女作为典型,写了她的青年、中年和暮年,写出了她的希望和绝望。
B.作者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和秋夜:秋风、暗雨,残灯,空房,长夜不眠,形影相吊。环境的凄凉、冷落与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孤苦融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浓郁的悲剧气氛。
C.诗的尾声部分,用感叹的情调和讽谕的语词,写出了诗人的一片侧隐胸怀和“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社会理想,显示出诗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下知”的良苦用心。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易,具有民歌的风调。它采用“三七”的句式,和顶针等句法,音韵转换灵活,长短句错落有致。诗中熔叙事抒情、写景、议论手于一炉,很有感染力。

答案

小题:
D
 小题:
D
 小题:
C
 小题:
A
解析
 
小题:
大家:皇帝)
 小题:
“潜配”意为瞒皇帝暗中发配)
 小题:
“豪华热闹”的环境不对。绿衣监使严密监守下宫门一闭多少春的上阳宫,环境是死寂的)
  小题:
不写其青年和中年,而是写她的垂暮之年,不写她的希望,而是写她的绝望之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壬戌清明作
清·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注】屈大均,字翁山,番禺人。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退隐不仕。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相比肩。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冀求恢复。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突出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 
(2)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千古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__________,不如早还家。(李白《蜀道难》)
(4)独学而无友,则__________。(《礼记》)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蜀道难》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小题1:下列对文段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人放的基调。
B.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峰,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
C.千里翱翔的黄鹤不能飞渡,轻疾敏捷的猕猴也不能攀援,不言而喻,人的行走就更难了。诗人的夸张、衬托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
D.青泥岭为唐人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写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是写实。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C.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D.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8分,每题2分)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曰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小题1:下列对刘兰芝“举身赴清池”原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兰芝被逐出焦家时,就已经下定以死殉情的决心了。
B.亲兄逼嫁,难以违抗,已知“渠会永无缘”了,毅然允婚时,就已下决心以死明志。
C.刘兰芝答应改嫁,并亲手制作嫁衣,因受到仲卿“贺卿得高迁”的责怪与嘲讽,才下定一死的决心。
D.兰芝已同意了改嫁,由于被仲卿“吾独向黄泉”的话所感动,才下定“黄泉下相见”的决心。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