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风入松 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①。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②日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风入松 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①。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②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⑧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注:①瘗花铭:瘗(yi)花即葬花,瘐信有《瘗花铭》。②西园:西园在吴地,是诗人和爱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③双鸳,一双绣有鸳鸯的鞋子。 (1)“听风听雨过清明”一句中“听”字有何妙处?这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 (2)词的下阕是如何写出对爱人的思念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
答案
(1)①风雨不写“见”而写“听”,意思是白天对风雨中落花,不忍见,但不能不听到;晚上则为花无眠、以听风听雨为常。(“不得不听”意思写出即可得2分) ②起句不仅点出时间,而且勾勒出内心细腻的情愫,连续刮风下雨,意境凄凉。写出了词人在清明节前后,听风听雨,愁风愁雨的惜花伤春情绪,为后面的抒情奠定了基础。(答出“愁"情为后面的抒情奠定了基础,即可得2分) (2)①“日日扫林亭”的动作表明对爱人的无法排遣的思念;②写黄蜂的“频扑秋千索”,仿佛秋千索上留着爱人的香气,从侧面烘托对爱人的思念。③“幽阶一夜苔生”,爱人不来,连台阶上都滋生青苔了,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现在人去已久,更显出对爱人的思念。(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
解析
无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各题。(8分) 醉太平·寒食 王元鼎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1)从体裁上来看,这首元曲属于散曲中的 。(1分) (2)联系作品内容,试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4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夜发分宁①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①分宁:今江西修水,是诗人的老家。此诗作于诗人离家别友赴外地任职之时。 (1)这首诗的首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的结尾句作简要赏析。(4分)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1)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2)前人评价“‘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请谈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4分) |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送梁六自洞庭山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作者将浓浓的离情别意完全融入到诗境之中,具体分析一下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离情别意的? |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倥,露湿征衣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1)这首词的下片,写出了妇女劳动生活的美,其中“娉婷”两字,用得绝妙,试作分析。(2分) (2)词的尾句“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写的是人类所共有的天性——母爱。结合全诗,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情感的。(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