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宋)方回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宋)方回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⑴第一句中“欲动”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2分)
⑵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案

⑴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蕨芽欲展未展的形状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情态。(拟人,1分;分析,1分。)
⑵①这两句言浅意深,写作者荡舟缓行,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喜悦之情。(2分)②夹岸桃花不仅是青溪的实景,也是暗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把家乡比作世外桃源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用典”1分,分析2分,共3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秦淮杂诗
柳宗元                                王士禛
宦情羁思共凄凄,                年来肠断秣陵【注】舟,
春半如秋意转迷。                梦绕秦淮水上楼。
山城过雨百花尽,                十日雨丝风片里,
榕叶满庭莺乱啼。                浓春烟景似残秋。
【注】秣陵:今南京。
(1)试分析柳诗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两首诗都写到“春如秋”,对比分析两诗表情达意上的差别。(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沉醉东风·无题
(明)常论
惊晓梦数竿翠竹,报秋声一叶苍梧。迷茫远近山,浅谈高低树,香空悬泼墨新图。百首诗成酒一壶,人在东楼听雨。
⑴这首散曲,名为无题,实乃有题。请拟标题,并简述理由。(3分)
⑵作者是如何写雨的?略作说明。(3分)
⑶本散曲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说说本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幾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颈联中“应”字、“最”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分)
(2)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抒发的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1]云低暗度,关月[2]冷相随。未必逢矰[3]缴[4],孤飞自可疑。
注释:①渚:水中的小洲。②关月:边关的月亮。③矰: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1)诗中的孤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4分)
(2)结合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①这首词的上阙写早春景象,抓住了早春景物的特点,极富有情趣,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②“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