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7分) 秋怀(其二) 孟郊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虚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7分) 秋怀(其二) 孟郊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虚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7分)
秋怀(其二)
孟郊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注]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
(1)“冷露滴梦破”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3分)
(2)“(孟)郊寒”是对孟郊诗歌特征的评价。请从内容上概括这首诗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寒”的特征的?(4分)
答案
(1)①比喻,冷露如泪,滴破残梦,用以表现诗人抑郁忍悲之情;②虚实相生,实写住房破陋,寒夜难眠,虚写诗人梦想的破灭,人格的消损;③情景交融,用秋天霜露的阴冷环境表现作者心情的伤痛和晚境的凄凉。(2)①“秋月”“冷露”“峭风”“枯桐”等意象构筑的意境(自然环境)的凄寒。②诗人年老多病、漂泊异乡的愁苦。③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失意的悲哀。
解析

(1)答题步骤:点明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运用的此种手法;最后注明运用此种手法所表达的情感和使用的效果。
(2)“寒”是诗人的诗风。孟郊的诗多俊寒,即使是登科后,我们从“春风得意马蹄疾”中也能略微体会到诗人心底隐存的寒意。此题应结合孟郊一贯的写作风格和此诗的写作背景来说。
包括景物的凄寒,“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表现的人物的凄苦和“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贫病交加,愁苦不堪”表现诗人苦吟一生而穷困失意的悲哀。
举一反三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微冷,-----------。-----------,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乐府诗题多用歌、行、曲、引、吟、叹、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B.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顺序应该是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
C.“***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D.报告文学是一种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学体裁,说它是报告是就其主题的真实性而言,说它是文学是就表达方法而言。夏衍的《包身工》是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答:                                                             
(2)请从“情”和“景”交融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秋波媚
陆 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②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③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1)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的画面?
答:                                                                                            
(2)下阕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 怀旧故居  
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1)这首词的题目为“怀故居”,上阕采用     手法,描写     这一主体形象,表现一种春仍归来,人无归处的情感。
(2)后人评价“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是“寓庄于谐,别开生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