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句,完成1—2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阅读下面诗句,完成1—2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月考题
阅读下面诗句,完成1—2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节选自《氓》
1.根据要求填空。婚后,氓对女主人公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节选中诗句)诗句中可以看出,这些诗句表现了氓②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这两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或至于暴矣,对感情不专一(三心二意或不负责任)。
2.比兴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树未凋落的时候,它的树叶一片润泽,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树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而坠落,来比喻女子年老色衰。这两处又用桑叶由嫰绿以至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两处又是“兴”,以自然界桑叶的盛衰变化来引出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古诗歌,完成1~4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终老不复:通“娶”,娶妻
B.何意致不:宽厚
C.何乃太区区:见识短浅
D.会不从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你”。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还必迎取/会不从许
B.非织作迟/君家妇难
C.府吏得闻/便可速遣
D.吾今报府/洵美
3、选出下列与“孔雀东南飞”中“东南”活用相同的一项(      )
A.自名秦罗敷
B.槌床便大怒
C.昼夜勤作息
D.留待作遗施
4、下列关于文段的说法有错误的两项是(     )
A.本文段选自汉乐府诗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南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选文以孔雀起兴,叙述兰芝自诉、自请谴归,仲卿求情、遭母训斥,兰芝辞别、夫妻分手,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C.第二段写兰芝诉苦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反映她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有利于激起读者对其的同情。
D.从选文看,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的根源是焦仲卿对母亲的言听计从。
E.选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采用民歌中常用的起兴手法,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奠定全诗悲剧基调,同时,在结构上又引起下文的故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①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分别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两首词,完成试题。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两首词都写到了“梅”,请分别归纳概括“梅”的特征。
                                                                          
(2)两首词借梅的形象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宋·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鱼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城(今江苏镇江);多景楼: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上阕“几多愁”一句中“愁”的含义具体指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中“鱼竿明月上瓜洲”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驿二首(选一)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1、前两联各运用了什么手法?都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面两联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都表现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对称的整句。坐下来,环视满庭花草,静静地想:花和草长了一院子,可是,杜鹃、山茶、桂花、含笑、太阳花、向日葵、兰花……没有一种是跟别的花草相同的,它们都各有特色。看见梅花便可以嗅到早春的气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花和红叶便可捎来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