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夜雨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夜雨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湖南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双调]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叹新丰孤馆人留:用唐代初期大臣马周的故事。马周年轻时,生活潦倒,外出时曾宿新丰旅舍,店主人见他贫穷,供应其他客商饭食,独不招待他。②枕上十年事:用典自唐传奇《枕中记》,成语“黄粱梦”由此而来。
(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中分别连用三个数量词“一声”、“一点”、“三更”,请具体分析其在情感表达上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一句可看出全曲意旨?请简析这首元曲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连用“一声”,既描写梧叶声声,又点明秋天来到。连用“一点”,既描写点点雨滴落芭蕉,又写出不尽乡愁滴心头。连用“三更”,既写诗人夜不能寐,好不容易满怀乡愁入梦,又凸显诗人梦醒在夜半三更之后,更添愁绪的怅惘。开头两句诗的数量词叠用不仅巧妙地表现了作者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的心理状态,而且读来让人有抑郁顿挫之感,同时又渲染了孤寂惆怅的气氛,使诗句蕴含更丰富的内容,细腻真切地表达了光阴易逝、羁旅惆怅的感慨,道出了因思乡而断肠的情怀。
(2) 叹新丰孤馆人留。全曲抒写诗人在萧瑟落寞的秋色里夜不能寐,愁肠百结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浓烈的思念和对自己潦倒落寞、郁郁不得志的际遇倍感无奈和惆怅的情怀。(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宜春苑
范成大
狐塚獾蹊满路隅,
行人犹作御园呼。
  连昌尚有花临砌,
肠断宜春寸草无。
[注释]①宜春苑:北宋皇家的东御园,在汴京东二里,靖康之难后被废。范成大,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反对议和,力主抗金,收复失地。②连昌:唐代宫殿名,玄宗时曾盛极一时,安史之乱后荒废。
(1)此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三、四句进行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九日
杜 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颈联中提到“玄猿”和“白雁”,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有人认为诗的五、六句扣“古原”,七、八句扣“送别”,虽然写得也工整,但并不出奇。为此有的选本就单选前四句,改题为《草》,请你说说前四句“奇”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本诗中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在写景上极有特色,请从表达技巧角度任选两个方面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