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注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
(1)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 (2)清冷、幽静。表达孤单、寂寞的心情。 (3)“为拂绿琴埃”。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
奉济释重送严公四韵① 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②讴歌惜,三朝③出入荣。 江村④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
【注】①严武任剑南节度使,亲自至草堂探望杜甫,并在经济上给予接济,两人纵酒吟诗,结下了深厚友谊。代宗即位,召严武入朝,杜甫一路送别,因前已有《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东楼》,故此题称做“重送”。②列郡:指东西两川属邑。③三朝:指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朝。.④江村:指成都院花溪边的草堂。 (1)尾联两句中的“独”“残”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颔联中的“几时杯重把”和“昨夜月同行”二句应该互换位置,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 故乡犹恐未同归。 |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
初授官题高冠【注】草堂 岑 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
【注】高冠:山谷名。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①·送别 刘 致 和风闹燕莺,丽日明桃杏。 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 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 梦里思梁苑②,花时别渭城。 长亭,咫尺人孤零, 愁听,阳关第四声。 |
【注】①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过”。②梁苑:亦称梁园、兔园,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林,园内聚集着一班著名文士。 (1)这首元曲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曲词在抒发离人 去后送别者凄凉惆怅的情感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以景写情的手法,请结合曲句,就其中一种手法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
野水孤舟 梁 栋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沈。 |
【注】梁栋:咸淳四年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宋亡,归武林闲处守道。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1)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分析颔联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只字不提国势,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作者对国势的关注。颈联中的“空”和“坐见”在这方面用得极为传神,请结合诗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