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东 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东 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辽宁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东 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1.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情虽不厌”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水鸟在岸边歇息,岸旁的老树春深开花,本是人所共见之景,但作者却从“野凫眠岸”想象它的自由自在,感觉到它有“闲意”,从而融情于景,生动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闲适;由老树着花而主观地认为其无丑枝,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老当益壮的特定情感。
2.从内容上看,点明对所看东溪之景的喜爱和 内心的闲适愉悦之情;从结构上看,总括颔联、颈联,并与第二句的“发船迟”,最后一句中的“薄暮归”相呼应。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东岗晚步
李弥逊
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
        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
  [注] ① 李弥逊是南宋初年主张抗金、反对议和的一位重要人物,因反对秦桧向金人求和,被罢黜归田,隐居连江西山。②鼓鼙:大鼓和小鼓,古代军中用来发号进攻。
(1)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和人物构成的?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整首诗来看,诗人主要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完成问题。清 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该诗写于宋徽宗崇宁二年,时黄庭坚因新旧党争被罗织罪名,再贬广西宜州,十个月后,诗人溘然长逝。②介子推事晋公子重耳19 年,重耳返国即位,介子推便入山,不仕。后晋文公重耳放火烧山,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出山为官。
1.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尾联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慨?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问题。采桑子
宋 欧阳修
  何人解赏西湖好?景无时佳。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注】①佳景无时:景色无时不佳。②飞盖:奔驰中的车辆。盖,车篷。③玉卮:玉制的酒器,此指酒。④沧洲:水边之地。
1.高中阶段,教材中学过的欧阳修的作品是《           》。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作者一问一答,自诩为“解赏西湖好”的幽人雅士。
B.“闲凭阑干”,写出作者与贪欢逐乐的世俗生活格格不入的形象。
C.“芳草斜晖”句,抒发了作者生活中的感受,颇有英雄迟暮之感。
D.综观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3.词最后两句“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其营造的意境耐人寻味,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霜天晓角  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霜天晓角  梅
                                                                          萧泰来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  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注释】①赖是:好在。②如何共,海棠说:海棠的花期在4月,而梅的花期在3月。
1.这两首词中的“霜天晓角”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2.对这两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词上片,以“脉脉”加诸“花疏天淡”之上,写出了梅花清疏淡雅的神韵。
B.萧词最后两句,借两种花的花期不同,表现梅花不愿与海棠结缘交往的态度。
C.两首词中的“雪”,分别渲染了梅花“一夜春威折”、“受尽寒磨折”的生活环境。  
D.这两首“咏梅”词,就语言风格而言,前者词风含蓄委婉,后者词风硬朗直白。
3.两首词都写了“梅”,试从手法和主旨的角度对“梅”的作用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眼儿媚
阮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杆。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① 概括叙述这首词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双燕子,两行征雁”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盈盈秋水,淡淡春山”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