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西 楼(宋)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西 楼(宋)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西 楼
(宋)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 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
姜 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玉 京 秋
周 密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小 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诗人所写的小松有何特点?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 芙 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落 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①这首诗作于会昌六年(846)闲居永乐期间。
刘煕载《艺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不离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表现作者的情思。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阐述这首诗是如何体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