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城①道中(其一)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②声。岭上晴云披絮帽③,树头初日挂铜钲④。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城①道中(其一)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②声。岭上晴云披絮帽③,树头初日挂铜钲④。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湖北省期末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选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释】① 新城:宋代杭州的一个属县,在今浙江省富阳县。 ②积雨:连绵不断、下了很久的雨。 ③絮帽:绵帽。 ④铜钲(zhēng):古代一种铜制的乐器。 ⑤西崦(yān):西山地区。⑥饷(xiǎng):用食物款待别人。
(1)诗的首联,写“我欲山行”,写春风吹断了积雨,新颖别致,饶有诗意,请问,首联如此写来,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了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后两句描写近景,请结合诗句具体谈谈诗人用的是什么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领起下文描写春晴之日山村风物、山人生活的作用,也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意对即可)
(2)这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近景,用的是:山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进得山来,桃花笑,柳条舞,一路喜气盈盈。(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楚江怀古
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释:(1)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2)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
1.“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1.古人作诗讲究形神兼备,说说前两句怎样表现芭蕉的形和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会、暗”两字,谈谈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  点绛唇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而成了指送别、饯行的代称。②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咏春草绝调”,词中借咏春草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韩驹(?~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曾从师于苏辙。徽宗政和初,因献颂得官,任秘书省正字,后因从学苏辙(元祐党人)而被贬官分宁县,此诗作于此时。上舍:宋神宗时把大学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级,以上舍为最高。
  ②摩:接近,碰到。 ③顾藉:顾惜。
1.首联哪个字用得最生动?请结合首联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颈联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并结合诗句赏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朝耕
【明】袁中道
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
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
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
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1)诗歌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整首诗来看,诗人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