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清平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清平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苏同步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李煜,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乾德四年(966)其弟从善入宋久不得归,后主因思念深苦而写此作。
1.请简要赏析上阕“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所运用的修辞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理而妙”是诗评家鉴赏诗词时常用的一个术语,意思是看似无理,实则精妙。请从这个角度赏析“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从杜牧的“恨如春草多”(《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化用而来,请结合作品简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比喻,双关。雪落之纷纷扬扬明喻梅落之纷繁杂乱,又以目前梅(雪)落之纷繁杂乱暗指当下心绪之烦乱如麻;明写飘零的梅花刚拂去又满身,暗写满怀的离愁想克制却无法阻遏。词人在此通过极富画面感的描写创设了一个情景合一的深婉境界,从而将离人柔肠寸断的内心悲痛既形象又含蓄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令人动容又启人遐思。
2.“雁来音信无凭”,怨雁来却不捎来家人的音信是无理的,但无理而有情,将铭心刻骨的牵挂与惦念表达得执著而深沉;“路遥归梦难成”,怨“路遥”致“归梦难成”是无理的,但正是这种无理,反映了离人万般无奈而不知如何排遣的心情。所以说,词中这两句无理得无奈而又悲切,自有一种难以尽述的精妙在。
3.杜牧的“恨如春草多”只是一个静态的比喻,而李煜将它拓展到了“更行更远还生”的动态境界,将春草一样的离恨与离人远去的情景结合起来,写出离愁别恨的生长、增多过程,别有新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做干的虚衔。
1.第三联中有两字用得生动传神,请找出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竹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1)“花态度”“雪精神”具体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何而“醉”?请作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和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①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飕飗(s ōu li ú):形容风势劲疾。
(1)首联中哪一个物象暗扣着题目?第二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称刘禹锡,“英迈之气,老而不衰”,三、四两联是如何表现诗人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1)“花态度”“雪精神”具体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何而“醉”?请作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