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画鹰①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        绦镟③光堪摘,轩楹④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画鹰①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        绦镟③光堪摘,轩楹④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陕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大概创作于开元末年(741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
     ②愁胡:一种说法指胡人(西域人)碧眼,其深而大,似一副发愁的模样。
     ③绦(tāo):丝绳,指系鹰的绳子。镟(xuàn):金属转轴,鹰绳另一端系的金属环。
     ④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
1.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人这是运用了虚实(实写与想象)结合的手法。实写如“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的描写展现了画中鹰威猛敏锐、气势不凡的特点;虚写(想象)如“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通过想象雄鹰与凡鸟搏击的激烈景象,展现了鹰傲视群鸟、英勇不屈的特点。这样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意思对即可)
2.(1)通过画鹰神采飞动、气势非凡、呼之欲出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画家高超技法的赞美之情;
  (2)通过画鹰欲取猎物的描绘,展翅搏击的想象,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
  (3)“凡鸟”喻为误国的庸人,通过画鹰搏击凡鸟,其毛血洒落原野的想象描写,表现出诗人鄙视平庸或愤世嫉俗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这个意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①裴潾一生历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史称 “以道义自处,事上尽心,尤嫉朋党,故不为权幸所知。”②把火:手持火把。
(1)裴诗塑造了白牡丹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雨多极凉冷 
韩淲
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风。
木叶凉应脱,禾苗润必丰。
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
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
(1)试赏析颈联中“吐”“浮”两个词运用的妙处试赏析颈联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题为“雨多极凉冷”,为什么读后却无瑟缩之感?请结合尾联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桂州严大夫
韩 愈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
(1)找出诗中突出桂州物产之“丰”的词语。由桂州的“黄柑”可以联想到苏轼《惠州一绝》中直抒宦游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写出了桂州山水的哪些特征?是怎样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柳宗元
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
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
  [注]①元和十年正月,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后奉诏回京,临行前永州亲友为他饯行。至驿站后他感慨万千,便写下这首诗寄给他们。却寄:回寄。②居人:指居住在永州的故旧。③荆州:古州名,永州古属荆州。高阳:指汉高祖刘邦的谋士郦食其。他是陈留高阳人,见刘邦时自称“高阳狂士”。在楚汉战争中,他多次为刘邦出谋划策,并亲自劝说齐王田广归汉。④下厅:客舍。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的意象。柳永《雨霖铃》中的哪三个句子也运用了这一意象来烘托送别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句“独醒”二字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宗元举诏赴京时有那么多故旧亲朋为他送行,为什么还是感到“可怜寂寞”“一夜春寒”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