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江神子谢  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江神子谢  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山东省期中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江神子
谢  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1)上片“水溶溶,飏残红。渡舟横,杨柳绿阴浓”四句虽是写景,却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的丰富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几句词描绘了暮春村野的残景:近处,清清的流水,静静地淌着;春风吹过落花,卷起阵阵残红。远方,野渡横着的孤舟,象征离愁别恨的杨柳,共同营造了清幽荒寂的氛围。本词以景衬情,表达了词人凄幽惆怅的离愁。
(2)这两句写眼前环境用的是实笔,写记忆中的人用的是虚笔。在暮霭渐深,晚烟朦胧,充满神奇色彩的环境里,一位“晚妆初了”的美人出现了。词人不正面写人的丰姿神采,花容月貌,只写闻到她暖融融的脂粉香,看到她那淡扫的蛾眉,营造出温馨旖旎的意境。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诗人长期隐居于襄阳,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吴越期间。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第三联在构思上很有特点,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古代诗歌阅读。
春游湖
(宋)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大概创作于开元末年(741年),是杜甫早期的作品。
     ②愁胡:一种说法指胡人(西域人)碧眼,其深而大,似一副发愁的模样。
     ③绦(tāo):丝绳,指系鹰的绳子。镟(xuàn):金属转轴,鹰绳另一端系的金属环。
     ④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
1.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手法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江
【明】张 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这个意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