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点绛唇林逋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②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点绛唇林逋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②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陕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点绛唇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为其饯行,因而此地成为送别、饯行的代称。
  ②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代指出门远游之人。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这首词为“咏春草绝调”,词中借咏春草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上下片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借咏春草抒发离愁别绪。上片写荒园、暮春、残花、细雨,无一字写草,却令人自然联想到草:园既无主,草必与花争春;花随雨去,草便更盛。如此荒芜之状渲染了浓郁的离别氛围。下片“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一句描绘了草接天涯、蔓连阡陌的情景,表现了绵绵不尽的离愁。(意思对即可)
2.前两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谁为主”设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三、四句渲染烘托,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句情景交融,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画面。结尾以景结情,烘托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从诗中的哪两个意象可以看出写的是“晚秋”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春寒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妻子谢世后次子又病逝。
  ②“青帘”指酒旗。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尧臣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春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江神子
谢  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飏残红。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1)上片“水溶溶,飏残红。渡舟横,杨柳绿阴浓”四句虽是写景,却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的丰富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诗人长期隐居于襄阳,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吴越期间。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第三联在构思上很有特点,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