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题目。经故内【明】贝琼山中玉殿尽苍苔,天子蒙尘岂复回。地脉不从沧海断,潮声犹上浙东来。百年禁树知谁惜,三月宫花尚自开。此日登临解题赋,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题目。经故内【明】贝琼山中玉殿尽苍苔,天子蒙尘岂复回。地脉不从沧海断,潮声犹上浙东来。百年禁树知谁惜,三月宫花尚自开。此日登临解题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湖北省期中题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题目。经故内
【明】贝琼
山中玉殿尽苍苔,天子蒙尘岂复回。
地脉不从沧海断,潮声犹上浙东来。
百年禁树知谁惜,三月宫花尚自开。
此日登临解题赋,白头庾信不胜哀。
  【注】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此诗作于元末,当是经过南宋朝廷的故宫遗址所作。
(1)结合诗词鉴赏相关知识,分析本诗中间两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是远近结合,颔联写远景,颈联为近观;二是虚实结合,地脉并未断裂、钱塘潮声依旧拍打堤岸是实,南宋王朝已成历史是虚,百花依旧应时争妍吐艳是实,赏花人不再是虚。两联结合,既富现实感,又有空灵之趣,进而启发读者飘渺思绪,驰骋于时间与空间之中,以体会作者深沉而怅惘的意绪。
(2)诗人借对南宋王朝故宫遗址衰败、颓圮的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一种淡淡的怅惘之情:不仅有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之情,还有着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毛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官多误身。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  玉  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诗歌是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体现出了诗人的“倦”意,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释: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笋皮。③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首句“海上生明月”的“生”,曾有人认为是“升”之误。请就此诗谈谈你的看法,并进而简析首联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曾评论此诗“缠绵悱恻而不伤感”,我国的传统诗教也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细读全诗,简要分析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