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问题。 登快阁①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②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问题。 登快阁①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②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期末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问题。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地名,在江西太和县。黄庭坚时任知县。②朱弦:《吕氏春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青眼:《世说新语》载阮籍能为青白眼,青眼指眼珠在中间,对人表示好感,白眼指露出眼白,表示轻蔑。
1.有人说这首诗的意旨落脚在“归”字上,请结合全诗谈谈哪些地方体现了一个“归”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此诗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的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自称“痴儿”,称处理官事为“了却”,表明诗人厌烦官场事物。(2)“倚”字表明自己更喜欢欣赏自然风物。(3)“已”“聊”表明世无知音,自己已无意仕途。(4)“弄长笛”“与白鸥盟”表明诗人向往远离世俗,过悠闲忘我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些地方都体现了一个“归”字。
2.两诗都是写登高所见秋景,都写到山、树、江水,但黄诗还写到夜月;两诗写江水的着眼点不同,杜诗着眼于江水奔流之态,黄诗着眼于江水的明净;两诗的颔联都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但杜诗多了一份沉郁悲凉,黄诗则更显轻松明快。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阅金经·春
徐再思
紫燕寻旧垒,翠鸳栖暖沙,一处处绿杨堪系马。
他,问前村沽酒家。秋千下,粉墙边红杏花。
(1)此曲前三句是如何描写春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中的一问一答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过融上人兰若
茶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湘月
龚自珍[注]
  天风吹我,堕湖山一角,果然清丽。曾是东华生小客,回首苍茫无际。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乡亲苏小,定应笑我非计。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罗袜音尘何处觅?渺渺予怀孤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两般春梦,橹声荡入云水。
  [注]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对清朝的思想统治不满,不愿和统治者合作,终于在鸦片战争前一年辞官回家。该词作于嘉庆十七年(1812)盛夏,龚自珍由京城返回故乡杭州时。
(1)词中“两般春梦”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首句的写景有什么特点?请具体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海棠
袁枚[注]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注]袁枚:三十多岁以后不再出仕,过了几十年悠游林泉山野的闲适生活。
(1)诗人笔下的秋海棠具有哪些特征?请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三四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