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课文,完成问题。   [甲]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阅读下面两段课文,完成问题。   [甲]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两段课文,完成问题。
  [甲]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乙]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对作者在[甲]文中着力描写的目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极力表现太守的荣华富贵
B.用太守家的热闹情景反衬兰芝和仲卿内心的痛苦
C.反衬刘兰芝的不慕富贵、忠于爱情、矢志不渝的高洁品质
D.突出了太守对刘兰芝的重视和喜爱,反衬了焦母的暴戾和专横
2.对[乙]文中刘兰芝“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焦殉情后“两家求合葬”,为什么这样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两人的殉情既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同时也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
3.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抗议和嘲讽。(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上邪
《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中的“我”希望“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却又从反面设誓,开列了“与君绝”的条件,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①西洲曲:一作“南朝民歌”。西洲,洲名,在长江中。②忆梅:指回忆在西洲折梅的往事。③江北:情人住地。④杏子红:像杏花一般鲜嫩的红色。⑤鸦雏:小乌鸦,羽毛黑而柔软。⑥伯劳:鸟名。据说习惯单栖。⑦翠钿:嵌有宝石的头饰。⑧莲心:双关语,“爱怜之心”。⑨望飞鸿:表示希望鸿雁捎个信儿给江北的情郎。⑩海水:如海的水。摇空绿:水天一色,相接相映,好像一齐摇荡起来。
1.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选择的意象有何特点?起什么作用?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找出诗歌中三处细节描写,它揭示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内心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鬃。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巢巢颇有鬃;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对画线句子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用什么办法做我丈夫的标志呢?骑白马走在前,身后跟着小黑马。
B.根据什么标志认出我丈夫?骑着白马紧紧跟随着一匹小黑马。
C.用什么来作为我丈夫的标志呢?让他骑一匹白马跟随一匹小黑马。
D.根据什么辨认出我的丈夫呢?骑着白马走在前,小黑马驹跟在后。
2.本文为什么要以“陌上桑”为题?可否换成“秦家女”或“罗敷严词拒太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而是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本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华清官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官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官,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 河 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