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采薇》一诗(内容见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全诗共六章,其中前三章都由“采薇采薇”引起,这是《诗经》中的什么表现手法?请概括前三章的内容。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采薇》一诗(内容见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全诗共六章,其中前三章都由“采薇采薇”引起,这是《诗经》中的什么表现手法?请概括前三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人方玉润评此诗时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言可喻。”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答案]这是“兴”的手法。前三章主要写戍卒怀乡思家的生活和心情。 (2)[答案]本章运用对比的手法,“昔”与“今”、“往”与“来”、“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情景交融。“莫知我哀”则表明此悲无人慰,此痛无人解,情感达到了高潮。(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黄州 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①。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②。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③! |
[注]①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类楚囚”“学齐优”,都是对自己身世的感慨。②黄州:宋代叫黄州齐安郡,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陆游于乾道六年八月赴夔州通判任,路过黄州。③仲谋:即孙权。据说曹操攻吴时见孙权军队很整齐,于是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1)“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一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子何须似仲谋”一句化用前人语句,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问题。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日归日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俨狁之故。不遑启居,俨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日归日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日归日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监,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骏睽。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俨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诗通过一个戍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生活。 B.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苦难,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 C.全诗交织着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 D.全诗主旨是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2.全诗共六章,其中前三章都由“采薇采薇”引起,这是《诗经》中的什么手法?请概括前三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人方玉润评此诗时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言可喻。”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语句。 (1)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③题。 |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__。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伐檀 |
坎坎伐檀①兮,置之河之干②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③狟④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⑤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滑⑥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①檀:檀树。②干:岸。③县:通“悬”,悬挂。④狟(huán):兽名,狗獾子。皮可制裘。⑤特:三岁的兽,泛指大兽。⑥滑(chún):水边。 1.请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说明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1)重复“伐檀”“伐辐”“伐轮”,意在表现______________。 (2)重复“县狟”“县特”“县鹑”,意在表现_______________。 (3)重复“不素餐”“不素食”“不素飧”,意在表现________________。 3.《诗经》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下列表现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河水清且涟猗 C.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反映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B.这首诗每段的三、四两句都是奴隶们对不劳而食的奴隶主发出的愤怒质问。 C.这首诗每段的末句都表现了奴隶对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的感叹,标志着奴隶们的初步觉醒。 D.这首诗采用了赋与兴相结合的手法,从而更有力地突出了“刺贪”的主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示秬秸[注] 张耒 |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2)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