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壬戌清明作屈大均[注]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壬戌清明作屈大均[注]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注]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注]屈大均:文学家,史学家。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退隐不仕。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比肩。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冀此复明。
(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突出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了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要抒发了作者反清无望的幽愤和悲怆。融情于景(或:比喻、对比)。
(2)含蓄委婉(或:深沉蕴藉)。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①此诗作于李白遭权奸谗毁被放还离开长安之后。②相接:精神相通、心心相印。③澄江净如练:语出谢胱《晚登三山还望京邑》。④谢玄晖:即南齐著名诗人谢胱,曾任过地方官和京官,后被诬陷下狱而死。
1.颔联上、下句中最精妙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月下沉吟久不归”的原因是什么?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眼儿媚
无名氏
萧萧江上获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1)这首词的上、下两片都围绕一个“愁”字抒写情绪,但在写法上有所不同,请写出其中的两点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里的数量词和时间名词的运用很有特色,请结合词句分别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宋诗很讲究炼字,这首诗颔联上下两句各有一字体现了诗人炼字的功夫,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为何会让诗人“疑是武陵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关于《蜀道难》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

[     ]

A.就这首诗来看,诗中用了大量散文化的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九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则是以夸张,或者以神话与夸张的巧妙结合,来刻画蜀道山峰和关塞的高峻逍遥。
C.诗的用韵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部分,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
D.李白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惊险奇丽的山川风光,并以山川的险要诫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李白的《送友人入蜀》,完成后面的题目。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1)简要分析这首诗的首联与《蜀道难》的首句写法上的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具体描绘蜀道“崎岖不易行”的是哪几句?试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颈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写得生动传神,含意丰满,表现了多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