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砧① 孟郊杜鹃声不哀,断猿②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③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   [注]①砧: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砧① 孟郊杜鹃声不哀,断猿②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③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   [注]①砧: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砧
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
  [注]①砧: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②断猿:即断肠之猿。③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
(1)本诗开头“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语言浅白而内涵丰富,请联系下文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四句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开头两句是说杜鹃和猿的叫声并不悲切,但实际上在一般人听来,这两种声音都是最典型的悲切之声,作者这样说,是使用烘托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下句所写砧声的悲切。(意对即可)
(2)主要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感情。听到捣衣声,诗人想到故乡的亲人可能也在捣衣,头发不禁为之愁白。进而设想这令人肠断的捣衣声,也许并不是为了捣衣,而是专门捣给游子听的,好让他早点回家。秋夜月下,一听一想,虚实结合,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无限哀伤。(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
[南宋]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注]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tuò)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七日,离家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蜀道后期
[唐]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①人日:正月初七。
(1)试对薛诗前两句中加线的虚词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薛诗的三四句和张诗的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试作比较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竞何成?
  [注]①兰若:“兰”指香兰,“若”指“杜若”,香兰和杜若都是草本植物,秀丽芬芳。②朱蕤:红色的花朵。
(1)请概述本诗前两联与后两联所写景物各自的特点以及各自所表达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就本诗期中一种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苏颋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偏承回辇处,飞花故落奉觞前。
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弄歌声杂管弦。
  [注]①这是一首奉和应制诗,是臣下奉命应和皇帝首唱之作。“望春宫”是唐代京城长安郊外的行宫。②白天是看不见北斗星的,此言“北斗悬”,是实指皇城。
(1)诗歌中是怎样来具体体现“春可怜”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评论说,此诗的主题是唱和“歌舞升平”的,你是否读出了这不意思?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