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根据要求写一段评析性的文字, 150字左右。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①。  【注】①二

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根据要求写一段评析性的文字, 150字左右。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①。  【注】①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根据要求写一段评析性的文字, 150字左右。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①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对于这首诗的后两句,宋代的许颧非常反感。他在《彦周诗话》中批评说:孙权的霸业系此赤壁一战,若这一仗打败了,那么国家就要灭亡,百姓就要遭殃,而杜牧不担忧这些大事,只担心“二乔”会被捉去,实在是“措大(旧称贫寒失意的读书人)不识好恶”。你认为这一批评成立吗?为什么?如果把末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表达效果又如何?请就以上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许频的批评不成立。这是一个既浅薄又粗暴的批评。文学创作讲究以小见大,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大乔、小乔虽与这次战役并无直接关系,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俩决不会被俘;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杜牧说 “铜雀春深锁二乔”,正意味着“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下东吴的彻底覆亡。如果将末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就诗味全无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是诗的生命。因此,杜牧这两句不但没有错,反而以小见大,富于形象性,显示了诗人艺术处理上的匠心。(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望江南超然台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荼,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点火,节后点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①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①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①分:情谊。②蔡家亲:即表亲。卢纶与司空曙是表兄弟。
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前四句和后四句所表达的作者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唐诗,完成后面问题。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1)填空:按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_______诗。两首诗都写了_______,借以抒发___________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2)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