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李贺的两首诗,完成1~3题。 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②,若个③书生万户侯。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

阅读李贺的两首诗,完成1~3题。 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②,若个③书生万户侯。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李贺的两首诗,完成1~3题。 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①吴钩:刀名。②凌烟阁: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等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阎上。③若个:哪个。④络脑:马笼头。
1.《南园》一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使用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它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园》和《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化了对读书人不受重用, 功业难成的愤慨之情,不仅增强了语势,也使作者抒发的感 情更加鲜明。(意对即可)
2.两诗主题都是表现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 疆场,为国建功。也有怀才不遇之苦。(意对即可)
3.《南园》一诗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马诗》通 篇用比,托物言志,抒情委婉,耐人寻味。(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赠李愬仆射二首(其一)
王建
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
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
  【注】①李愬:善骑射,有谋略。元和九年,吴元济据淮西叛乱。元和十二年十月,李想率精兵乘大风雪夜袭,攻入蔡州,生擒吴元济。此诗即咏其事。②翻营:全营。③火号:举火报警的信号。
1.这首诗描写了唐军的一次军事行动。从诗中看,这次军事行动有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分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只是”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又”字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注】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时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调任,即将离杭,宴僚佐于杭州城中吴山上之有关堂。应陈寰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本词。
1.“一江明月碧琉璃”描绘了一幅水月交映的阔远画面,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天地,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是怎样写景抒情的?请结合上下片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关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注]浦。
【注】芙蓉:荷花的别称。
1.“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将雨后初晴的仲夏荷塘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无怪乎王国维赞曰:“真能得荷之神理。”请问“神”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上阕写景,语言清新明丽,营造了优美的意境,为下阕思乡怀人奠定了基础,简要分析上阕景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郎相忆”和“小楫轻舟”的意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1.本词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思乡之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作者写这两句是为了强调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