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问题。代春怨 刘方平①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春怨刘方平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②无人见泪痕。寂寞空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问题。代春怨 刘方平①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春怨刘方平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②无人见泪痕。寂寞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河北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问题。代春怨
刘方平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①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今河南洛阳人,隐居不仕,善画山水。作者写此诗时,唐朝西部战争连绵不断。②金屋:极为华丽的居室,这里指嫔妃们住的宫殿。③春欲晚:明媚的春天即将过去。
(1)《春怨》中无一“怨”字却句句写“怨”,请分析这首诗是怎样写“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都用了象征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首句写景。碧纱窗上,日影消失,伤怨之情,油然而生。渲染一种幽寂的气氛,表现了女主人公孤独寂寞的情怀。第二句正面抒发怨情。虽居豪华的金屋,但内心郁闷哀伤,只有以泪洗面,其落寞凄苦不言而喻。第三句描写了空寂的环境,大好的春光将尽。触景伤怀!第四句写她不愿开门去看那满地落花,表明主人公深沉的怨恨,把怨情推向了高潮,使主题更加突出。(意对即可)
(2)《代春怨》:“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在东风的吹拂下,杨柳千条向西摇摆,象征着那些怨妇们终日西望的情景,既写出了眼前景又传递出心中情。《春怨》: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日落”“黄昏”“春欲晚”“梨花满地”等象征诗中人的命运,显示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这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春日秦国怀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题齐安城楼
杜牧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末句的数字运用之妙历来为人称道,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野泊对月有感
周尹潜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舔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周尹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尝为岳州决曹掾。苦思为诗。本诗约作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当时北宋已亡,高宗即位临安(今杭州),立足未稳,金兵南下,苗傅、刘正彦又在杭州胁迫高宗让位,到处兵荒马乱。②逋逃,愤激之词,意为漂泊无家。③行朝,迁流不定的朝廷。 
(1) 有人说,本诗题目就表明了作者漂泊无归之感,请问哪个词语体现了这层意思?试结合诗歌内容略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诗看,作者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近
王铚
山色银屏晓,溪梅玉镜春。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漠贫游世,龙钟老迫身。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注:①王铚: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因忤奸相秦桧意,遭到贬斥。②索莫:孤寂沮丧的样子。
(1)第一联写“雪”和“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