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陇头吟①王维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②。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陇头吟①王维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②。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陇头吟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馀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注]①陇头吟:乐府旧题,题目一作《边情》。②太白:金星,古人认为它主兵象,可预知战事。 ③典属国:汉代掌管藩属国家事务的官,品位不高。
(1)这首诗层次鲜明,情感富于变化,请你结合前八句诗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两句用了苏武的典故,在表述中有一处细节极为感人,请指出并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②句写长安少年登戍楼观太白,表现了他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③④两句笔锋一转,凄清的月夜,荒凉的边塞,“陇上行人”呜咽的笛声中愁思无限。⑤~⑧句,诗人笔锋又一转,“关西老将”军功累累却沉沦边塞,辛酸满腹,双泪纵横。诗歌层次分明,又转折有力,思想跳跃,情感跌宕起伏,富于变化,令人赞赏。(意对即可)
(2)“节旄落尽”是细节表现。诗歌以此细节来表现苏武对朝廷的忠诚,并借用以苏武的忠诚却任职不高流落异域的不公不幸的人生遭遇揭示咄“关西老将”的遭遇不是偶然的个别的,此处借典故细节深化了主题,赋予了诗歌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点绛唇·雨中故人相过
[元]王恽
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奈联步,来看花成趣。
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去。
(1)词的上片写了词人和故人哪些动作?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湿”字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氛围?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约朋友读《离***》,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注]①茶瓯:一种茶具。②香篆:指焚香时所起的烟缕。
(1)词人在“少日”与“老去”的不同生命阶段,面对同样的春天却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请对此分别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瑶瑟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②中月自明。
  [注]①瑶瑟:对瑟的美称。②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
(1)诗歌第三句“雁声远过潇湘去”和《滕王阁序》中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有人认为是写女子的别离之怨,有人认为是写音乐的意境与感染力,你赞同哪种理解,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①上联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祭余”是剩余的祭品;下联“士”指介之推。
(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哪两幅画面?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题画
李唐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注]①题画,画上题诗。②作此诗时,李唐因初到杭州,无人赏识,靠卖画糊口,生活十分艰苦。
(1)诗的第一句体现了所题之画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