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武威①春暮,闻字文判官两使还,已到晋昌②岑参片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武威①春暮,闻字文判官两使还,已到晋昌②岑参片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广东省期末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武威春暮,闻字文判官两使还,已到晋昌
岑参
片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即凉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②晋昌:即瓜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
(1)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选择一个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说出“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飘”“挂”用得好。飘,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的情景描述出来,融情人景,景中出情,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挂,把游子的乡愁缀满边塞垂柳的情景描述出来,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象,传神地突出了乡愁的浓烈。(意思对即可)
(2)为好友宇文判官出使顺利返回瓜州而高兴,为自己仍滞留在边塞(武威)不能还乡而伤感。(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辛弃疾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
  [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在江西带湖赋闲时所作。余叔良,辛弃疾的友人。②冷澹:清冷淡泊。
(1)作者笔下的梅花有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卜算子
[宋]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1、词中的兰花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这首词借物抒怀,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下面问题。溪上遇雨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两首诗都写出了夏雨的____、____的特点。
2、评论家说:“就诗的神韵,苏诗较胜;论结构的出奇,崔诗不宜多让。”请就苏诗的神韵和崔诗的结构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宗一:柳宗元的从弟,元和十一年春,自柳州赴江陵。②桂岭: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③洞庭:在柳州至江陵途中。④郢:古楚都,今湖北江陵两北。
(1)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析尾联抒发的感情及其表达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风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却疑身得旧山川。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①北首:向北。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②原:原野。③辛夷:木笔花,又叫迎春花。
(1)颔联“阳浮树外沧江水”中的“浮”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璧在《王荆文公诗笺注》中说本诗有“经理(收复)燕山之意”。请结合全诗,谈谈这种意向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