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谈学问的功用一般人常埋怨现在青年对于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个人任教的经验说,我也有这样的观感。平心而论,这大半要归咎我们“教书人”。

(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谈学问的功用一般人常埋怨现在青年对于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个人任教的经验说,我也有这样的观感。平心而论,这大半要归咎我们“教书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谈学问的功用
一般人常埋怨现在青年对于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个人任教的经验说,我也有这样的观感。平心而论,这大半要归咎我们“教书人”。把学问看成“读书”,一个错误的观念如果不全是我们养成的,至少我们未曾设法纠正,而且我们自己又没有好生学问,给青年学子树一个榜样,可以激励他们的志气,提起他们的兴趣。此外,社会上一般人对于学问的性质和功用所存的误解也不无关系。近代西方学者常把纯理的学问和应用的学问分开,以为治应用的学问是有所为而为,治纯理的学问是无所为而为。他们怕学问全落到应用一条窄路上,尝设法替无所为而为的学问辩护,说它虽“无用”,却可满足人类的求知欲。这种用心很可佩服,而措词却不甚正确。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世间绝没有一种学问无用,不过“用”的意义有广狭之别。学得一种学问,就可以有一种技能,拿它应用于实际事业,如学得数学几何三角就可以去算帐、测量、建筑、制造机械,这是最正常的“用”字的狭义。学得一点知识技能,就能混得一种资格,可以谋一个职业,解决饭碗问题,这是功利主义的“用”字狭义。但是学问的功用并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学问的最大功用并不在此。心理学者研究智力,有普通智力和特殊智力的分别:古人和今人品题人物,都有通才和专才的分别。学问的功用也可以说有“通”有“专”。治数学即应用于计算数量,这是学问的专用;治数学而变成一个思想缜密、性格和谐、善于立身处世的人,这是学问的通用。学问在实际上确有这种通用。就智慧说,学问是训练思想的工具。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敏锐,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就性格说,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苏格拉底说得好:“知识即德行。”世间许多罪恶都起于愚昧,如果真正彻底明了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坏的,一个人决不会睁着眼睛往坏的方面走。中国儒家讲学问,素全重立身行己的功夫,一个学者应该是一个圣贤,不仅如现在所谓“知识分子”。
现在所谓“知识分子”的毛病在只看到学问的狭义的“用”。尤其是功利主义的“用”。学问只是一种干禄的工具。我曾听到一位教授在编成一部讲义之后,心满意足地说:“一生吃着不尽了!”我又曾听到一位朋友劝导他的亲戚不让刚在中学毕业的儿子去就小事,说:“你这种办法简直吃稻种!”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所以,大学里“出路”最广的学系如经济系、机械系之类常是拥挤不堪,而哲学系、数学系、生物学系诸“冷门”就简直无人问津。治学问根本不是为学问本身,而是为着它的出路销场,在治学问时既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得到出路销场后,当然更是“得鱼忘筌”了。在这种情形之下的我们如何能期望青年学生对于学问有浓厚的兴趣呢?
这种对于学问功用的窄狭而错误的观念必须及早纠正。生活对于有生之伦是唯一的要务,学问是为生活。这两点本是天经地义。不过现代中国人的错误在把“生活”只看成口腹之养。“谋生活”与“谋衣食”在流行语中是同一意义。这实在是错误得可怜可笑。人有肉体,有心灵。肉体有它的生活,心灵也应有它的生活。肉体需要营养,心灵也不能“辟谷”。肉体缺乏营养,必酿成饥饿病死;心灵缺乏营养,自然也要干枯腐化。人为万物之灵,就在他有心灵或精神生活。所以测量人的成就并不在他能否温饱,而在他有无丰富的精神生活。一个人到了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漫不感觉兴趣时,他就只能算是一种“行尸走肉”;一个民族到了只顾体肤需要而不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时,它也就必定逐渐没落了。
小题1:从全文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治学问可以分成有所为而为和无所为而为。
B.应用于事业和谋求职业都是学问狭义的作用。
C.作者认为学问有“通”“专”之分,是由于人的智力有“普通”和“特殊”之分。
D.作者引用“知识即德行”是为了证明有德行的人必定知识丰富。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且我们自己又没有好生学问,给青年学子树一个榜样”中的“学问”,指的是“做学问”;
B.“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中的“稻种”指的是“学生治学问”;
C.“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中的“大量谷子”,指的是“学问的出路销场”;
D.“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发生成大量谷子” 预备‘吃着不尽’”这句话批评了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是:学问只是一种干禄的工具。
小题3:作者认为“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指什么?请依据文意结合自身实际概括回答。(5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肉体生活的需要;心灵生活的需要。(两点3分,结合生活实际分析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A,不是作者的观点。C、学问的“通”、“专”与智力的“普通”、“特殊”之间没有因果联系。D、引苏格拉底之话证明的是“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解答此类题时要逐项与原文比较,比较时一定要细致。
小题2:
试题分析:应为“青年学生治学问”。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仔细比较、分析。
小题3:
试题分析:揣摩最后一段中“人有肉体,有心灵。肉体有它的生活,心灵也应有它的生活。肉体需要营养,心灵也不能‘辟谷’”就可筛选出答案。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然后再筛选、整合重要信息。表述时句子一定要规范。本题有字数限制,一定要注意不要超字。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温软的稻草
詹文格
①在物质丰盈的年代,我突然间想起了故乡那一堆堆温软的稻草。想起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劳作。
②对于黄澄澄的稻谷而言,稻草在很多时候是长篇大作里的闲笔。在讲究生产进度的年代,稻草这种耕牛的上等饲料,竟然弃之如敝屣,扔之不足惜,只有饱满的谷粒才能勾起农人对丰收的喜悦。
③ 故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片的稻田就是农民一生的主战场,一代一代农人在田野里劳作,将劳苦的一生消耗在这片不算辽阔的田野里。稻子的生长期长,吸饱了阳光。占尽了岁月的风情,直至10月才开始泛黄。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收割稻子是一年农事的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脚踏式打谷机是秋收战役的重要武器,隆隆的打谷声里。农人的兴奋和欢乐很直白地写在布满汗水的脸上,他们不知疲倦地把丰收的果实运送回家。稻草却默默地躺在地上,翻晒几个时日,待稻草的水分被阳光悉数收走后,农人才尽心尽意地将它捆扎,垛在房前屋后的空场上,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个个微缩的金字塔.为古朴的村庄镀上了一层丰收的色彩。
④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草垛是时光的看台,但并非寂静无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扛锄抡镐的农人不大在意它,但初冬时节的鸟雀会时常光顾这里,在此越冬的鸟儿会把家快速地安顿下。稻草的柔软、温暖以及残存的一星半点谷粒,让安家的小鸟心里无比踏实。对于孩子们说,草垛就是他们的乐园。捉迷藏、抓特务百玩不厌。一惊一乍的笑声,就如山乡的抒情,摆上了精神的盛宴。
⑤稻草是耕牛的粮食。隆冬临,白雪皑皑,田野山川已很难找到青草,此时早有筹备的农人便从草垛上扯下一捆稻草,撒在牛栏里。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着储满阳光的稻草,那种从乡村根部生长出的美食,让耕牛反刍着一年的大小农事。
⑥冬闲的雨天,金黄的稻草开始派上用场了。上下三重的老屋,聚集着一群精壮汉子,挥拳捋袖地忙活,有的高高抡起木锤,拼命槌打着稻草;有的在扭动木纽,将柔软的稻草拧成一根硕大的擂藤,伸展自如的擂藤是耕牛拉犁的牵引。这个时候,人们才感到稻草用途广泛。拔秧需要,绑菜需要,编草鞋需要,生草菇需要,做东坡肉扣碗需要,集市上捆扎猪肉需要。而且,稻草是农家做炊的柴火,它让村庄上空一年四季飘起香甜的炊烟.
⑦我是睡在稻草上长大的一代。那时,农家的木板床像麻石一样坚硬,贫困的家庭常只具备一床薄薄的老棉被。木板生硬少弹性,无法防寒保暖,乡人便用稻草铺垫。温软的稻草带着土地与阳光的气息传递着不尽的温暖,安抚着贫困劳动者的精神和身躯。从此,脊背再也不会硌得生疼,稻草之上留存着无数香甜的好梦。
⑧如今,生活愈愈精致,享受着幸福时光的孩子们无法想象躺在稻草上的感觉和滋味。就连不少农民也远离了稻草,我发现自己已无法回到从前的日子了。现在尽管享受着空调、电热毯,太空棉,夜夜安睡在宽大的席梦思上,但仍常感腰酸腿疼、失眠多梦、颈肌增生……想想那些与稻草同眠的日子,倒头便是呼呼大睡,现在不知是身体在快速衰老.还是精神已悄悄萎缩。
(选自2009年2月《散文选刊》,有删节)
小题1:从全文看,稻草的“温软”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4分)
小题2:文章的第③段描写收获场景的文字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4分)
①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
②安放在村口的草垛成群结队,有点像一群慈眉善目的老人。
小题4:在物质丰盈、生活愈愈精致的年代,怀念温软的稻草表现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分析。(5分)
小题5:有人评价此文:“因为朴素而逼近真实,因为真实而显现生活的本质。”请结合这句话探究原文表现了怎样的“朴素”“真实”的“生活的本质”。(7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独生子女没有原罪      
有一个叫李天一的少年,多次作奸犯科,屡教不改,最近一次犯罪被判十年有期徒刑,令人痛心和愤怒。更因父母是知名歌手李双江和梦鸽,其成长经历广受关注。根据媒体报道,李双江夫妇对李天一从小娇生惯养,犯事后包庇纵容,令其一身兼具“官二代”和“富二代”恶习,作为担负教养之责的父母,难辞其咎。
人们长期以来对于独生子女的种种忧虑,在李天一的故事中得到了验证。于是,李天一的家教讨论上升到计划生育政策反思,从反对“李天一”到呼吁“李天多”。舆论普遍认为,独生子女自私放纵,为所欲为,同时又娇气懦弱,不思进取。如果家庭有多个子女,兄弟姐妹一起成长,这些缺点自然会得到纠正。
2013年初,美国《科学》杂志还刊发了一篇研究论文,讨论独生子女性格对中国的影响。这项由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丽莎·卡麦隆(Lisa Cameron)教授领衔的研究,在北京找两代共421个人进行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小皇帝”们长大以后,不可信也不信任人,悲观厌世,竞争性差,责任心不足,冒险精神不够。计划生育政策固然值得反思,但是要对某一类型的人贴标签时,应该更加谨慎。这个研究的问题是明显的,一个三十多岁的人的品性,到底有多少来自“独生”这一特征?即便独生子女显现出娇生惯养等共性,到底是独生问题还是教育问题?
对独生子女抱持刻板印象,全球同此凉热。2013年6月10日《纽约时报》刊发的一篇文章说,美国人也通常认为独生子女自私自利,难以适应社会。作者劳伦·桑德勒(Lauren Sandler)却要为独生子女正名。她引述得克萨斯大学的托尼·法尔博(Toni Falbo)和丹尼丝·波利特(Denise Polit)的研究称,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的才智和成就明显更高,其自尊心也更强。她还引述社会学家朱迪丝·布莱克(Judith Blake)等人的研究说,这些素质源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他们能够给孩子投入更多资源,包括时间、金钱和注意力。桑德勒自己也即将出版一本新书,题为《独一无二:拥有独生子女的自由和作为独生子女的幸福》。
慕尼黑德国青年研究院青少年及儿童行为问题专家克里斯汀·阿特(Christian Alt)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德国社会中对独生子女也存在偏见,认为他们缺乏社交能力,无法与他人合作或达成妥协,自私偏执。但阿特的研究结果显示,德国独生子女们的实际状态比偏见中描述的好得多。针对丽莎·卡麦隆教授等人的研究,上海同济大学赵旭东教授等人在《科学》杂志发表文章称,国内多项研究也表明,在很多方面,独生子女并不弱于、甚至强过非独生子女。
我并不想因此否认李天一等人的家庭教育失败,但是想要强调的是,那更多的是教育问题,而不是独生子女问题。李天一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生子女,他还有同父异母的兄弟。和他拥有类似出生背景的巴拉克·奥巴马,长大后当上了美国总统。
社会教育同样重要。不得不说,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比如官员腐败、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贫富差距等等,大多是非独生子女干下的。其中有些人的自私自利、不负责任,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他们可能兄弟姐妹成群,带给社会的“好处”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甚至家族式犯罪。独生子女成长起来,就算不能对此作出改变,至少会减少一些这方面的危害吧?
对某一类人群的刻板印象,不仅涉嫌歧视,而且导致思维懒惰,妨碍人们去查找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
                             (选自《南方周末》)
小题1:对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独生子女的偏见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尽管这些刻板印象没有确切的依据。
B.当今的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优秀,所以人们反思生育政策,呼吁多生。
C.对独生子女的评价应该持慎重的态度,不能用主观臆断造成对独生子女的歧视。
D.一些独生子女的毛病与其“独生”特性没有多大关联,他们的缺点或多或少得到了放大。
小题2:对题目“独生子女没有原罪”的理解,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
A.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独生子女的偏见源自对独生子女没有具体深刻的研究,独生子女其实更不容易犯罪。
B.对独生子女的看法毁誉参半,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都有其特有的优点和缺点。
C.作者反对一些人对独生子女抱有刻板印象,认为独生子女的种种缺陷其实与可通过教育来矫正。
D.独生子女印刻在世人印象中的那些毛病不是独生子女与生俱来的,主要还是教育失当造成的。何况,由于“独生”,他们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非独生子女更优秀。
小题3:文中提到,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丽莎·卡麦隆教授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长大以后,“不可信也不信任人,悲观厌世,竞争性差,责任心不足,冒险精神不够”。作者对这项研究持怀疑态度,他的理由是什么?你怎么看待卡麦隆教授的结论?简述你的理由。(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阳关雪余秋雨
(1)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场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
(2)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3)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老者抬头看天,又说:“这雪一时不会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
(4)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没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这样快,才片刻,地上已见斑斑沙底,却不见湿痕。
(5)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只可能有一种理解:那全是远年的坟堆。
(6)这里离县城已经很远,不大会成为城里人的丧葬之地。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排列得又是那么密呢?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7)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8)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9)树愈来意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10)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面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11)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12)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魔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
(13)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14)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15)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16)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摘自散文集《文化苦旅》
小题1:第(10)段中“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一句有何含义?(2分)
小题2:第(12)段在讨论“唐人风范”时提及欧洲“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属于什么手法?有何作用?(5分)
小题3:简析第(7)段的语言特色。(4分)
小题4:第(10)至(14)段集中叙写了作者达到阳关古址后的所见、所思、所感,请梳理这一部分的思路。(5分)
小题5:请结合全文探讨: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哪些看法?你从中获得的最大启示是什么?(7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艺术与模仿自然
宗白华
一个艺术品里形式的结构,如点、线之神秘的组织,色彩或音韵之奇妙的谐和,与生命情绪的表现交融组合成一个“境界”。每一座巍峨崇高的建筑里是表现一个“境界”,每一曲悠扬清妙的音乐里也启示一个“境界”。虽然建筑与音乐是抽象的形或音的组合,不含有自然真景的描绘。但图画雕刻,诗歌小说戏剧里的“境界”则往往寄托在景物的幻现里面。模范人体的雕刻,写景如画的荷马史诗是希腊最伟大最中心的艺术创造,所以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两位希腊哲学家都说模仿自然是艺术的本质。
但两位对“自然模仿”的解释并不全同,因此对艺术的价值与地位的意见也两样。柏拉图认为人类感官所接触的自然乃是“观念世界”的幻影。艺术又是描摹这幻影世界的幻影。所以在求真理的哲学立场上看来是毫无价值、徒乱人意、刺激肉感。亚里士多德的意见则不同。他看这自然界现象不是幻影,而是一个个生命的形体。所以模仿它、表现它,是种有价值的事,可以增进知识而表示技能。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确是有他当时经验的基础。希腊的雕刻、绘画,如中国古代的艺术原本是写实的作品。它们生动如真的表现,流传下许多神话传说。米龙(Myron)雕刻的牛,引动了一个活狮子向它跃搏,一只小牛要向它吸乳,一个牛群要随着它走,一位牧童遥望掷石击之,想叫它走开,一个偷儿想顺手牵去。啊,米龙自己也几乎误认它是自己牛群里的一头!
这种写幻如真的技术是当时艺术所推重的。亚里士多德根据这种事实说艺术是模仿自然,也不足怪了。何况人类本有模仿冲动,而难能可贵的写实技术也是使人惊奇爱慕的呢。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不以此篇为满足。他不仅是研究“怎样的模仿”,他还要研究模仿的对象。艺术可就三方面来观察: (一)艺术品制作的材料,如木、石、音、字等;(二)艺术表现的方式,即如何描写模仿;(三)艺术描写的对象。但艺术的理想当然是用最适当的材料,在最适当的方式中,描摹最美的对象。所以艺术的过程终归是形式化,是一种造型。就是大自然的万物也是由物质材料创化千形万态的生命形体。艺术的创造是“模仿自然创造的过程”。艺术家是个小造物主,艺术品是个小宇宙。它的内部是真理,就同宇宙的内部是真理一样。所以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很奇异的话:“诗是比历史更哲学的。”这就是说诗歌比历史学的记载更近于真理。因为诗是表现人生普遍的情绪与意义,史是记述个别的事实;诗所描述的是人生情理中的必然性,历史是叙述时空中事态的偶然性。文艺的事是要能在一件人生个别的姿态行动中,深深地表露出人心的普遍定律。艺术的模仿不是徘徊于自然的外表,乃是深深透入真实的必然性。所以艺术最邻近于哲学,它是达到真理表现真理的另一道路,它使真理披了一件美丽的外衣。
(选自《美学散步·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有删节)
小题1:下列关于“模仿自然”的有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尽管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认为模仿自然是艺术的本质,但是对此的解释并不完全相同,从而,二
人对艺术的价值与地位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B.模范人体的雕刻、写景如画的荷马史诗是根据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模仿自然是艺术的本质”这一
理论创作出的古希腊最伟大、最中心的艺术创造。
C.古希腊的雕刻、绘画具有中国古代艺术的写实性特点,生动如真,流传下来许多神话传说,这些都
是亚里斯多德提出自然模仿论的经验基础。
D.艺术模仿自然时,不是简单模仿自然的外表,而是深深透入自然真实的必然性,因而生动如真的艺
术就为真理披上了一件美丽的外衣。
小题2:下面的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建筑和音乐表现出的各自“境界”,是抽象的形或音的组合,不是对自然真景的描绘,而图画雕刻、
诗歌小说戏剧里的“境界”与它们完全不同。
B.亚里斯多德认为研究艺术除了研究怎样模仿,还要研究模仿对象,具体来说包括研究艺术品制作的
材料、艺术表现的方式以及艺术描写的对象。
C.柏拉图认为不管怎么看艺术只会刺激肉感,因而都是毫无价值、徒乱人意;而亚里斯多德则认为艺
术是种有价值的事,可以增进知识表示技能。
D.艺术家是个小造物主,他用最适当的材料,在最适当的方式中,描摹最美的对象,所以,艺术创造
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模仿自然创造一个小宇宙的过程。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里斯多德认为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能被严肃地对待,有更高的真实性,因
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而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B.米龙雕刻的牛达到了写幻如真的程度,这也是当时艺术所推重的,据此,作者认为,亚里斯多德提
出艺术是模仿自然的观点一点也不足为怪。
C.柏拉图把自然和模仿自然的艺术都看成“观念世界”的幻影,这种看法属唯心主义;亚里斯多德把
自然看成有生命的个体的看法应该属于唯物主义。
D.图画雕刻以及诗歌小说戏剧中点与线的神秘组合、色彩或音韵的奇妙谐和,这种结构形式与生命情
绪的表现交融组合成一个“境界”,其他艺术则不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20分,共4小题)
善  人
老舍
汪太太最不喜欢人叫她汪太太;她自称穆凤贞女士,也愿意别人这样叫她。她的丈夫很有钱,她老实不客气的花着;花完他的钱,而被人称穆女士,她就觉得自己是个独立的女子,并不专指着丈夫吃饭。
穆女士一天到晚不用提多么忙了,又搭着长的富态,简直忙得喘不过气来。哪个集会没有她,哪件公益事情没有她?换个人,那么两条胖腿就够累个半死的。穆女士不怕,她的生命是献给社会的。她永远心疼着自己,可是更爱别人,她是为救世而来的。
  穆女士还没起床,丫环自由就进来回话。“自由,我嘱咐你多少回了!”穆女士看了看钟,已经快九点了,她消了点气,不为别的,是喜欢自己能一气睡到九点,身体定然是不错;她得为社会而心疼自己,她需要长时间的睡眠。“说,有什么事!别磨磨蹭蹭的!”
“方先生说他的太太死了!”自由似乎很替方先生难过。“不用说,又是要钱!”穆女士从枕头底下摸出小皮夹来:“去,给他这二十,叫他快走;告诉明白,我在吃早饭以前不见人。”
自由轻快的走出去,穆女士想起来:方先生家里落了丧事,二少爷怎么办呢?无缘无故的死哪门子人,又叫少爷得荒废好几天的学!穆女士是极注意子女们的教育的。她不只是太太,母亲;她是大家的母亲,一切女同胞的导师。她在外国读过书,知道世界大势,她的天职是在救世。
  可是救世不容易!二年前,她想起来,她提倡沐浴,到处宣传:“没有澡盆,不算家庭!”有什么结果?人类的愚蠢,把舌头说掉了,他们也不了解!可是她灰心不得,要牺牲就得牺牲到底。
  穆女士先弯下腰,她得意她的手还够得着脚尖,腿虽然弯着许多,可是到底手尖是碰了脚尖。俯仰了三次,她然后直立着喂了她的肺五六次。“自由,开饭!”
穆女士最恨一般人吃的太多,所以她的早饭很简单:一大盘火腿蛋两块黄油面包,草果果酱,一杯加乳咖啡。她曾提倡过俭食:不要吃五六个窝头,或四大碗黑面条,而多吃牛乳与黄油。没人响应;好事是得不到响应的。她只好自己实行这个主张,自己单雇了个会作西餐的厨子。吃着火腿蛋,她想起方先生来。方先生教二少爷读书,一月拿二十块钱,不算少。她就怕寒苦的人有多挣钱的机会;钱在她手里是钱,到了穷人手里是祸。她不是不能多给方先生几块,而是不肯,一来为怕自己落个冤大头的名儿,二来怕给方先生惹祸。
穆女士想,方先生既丧了妻,没人给他作饭吃,以后顶好是由她供给他两顿饭。她总是给别人想得这样周到;不由她,惯了。供给他两顿饭呢,可就得少给他几块钱。他少得几块钱,可是吃得舒服呢。方先生应当感谢她这份体谅与怜爱。她永远体谅人怜爱人,她只能去为别人服务,可是谁感激她,同情她呢?
  她不敢再想这可怕的事,这足以使她发狂。她到书房去看这一天的工作;工作,只有工作使她充实,使她疲乏,使她睡得香甜,使她觉到快活与自己的价值。
  她的秘书冯女士已经在书房里等了一点多钟了。冯女士才二十三岁,长得不算难看,一月挣十二块钱。穆女士给她的名义是秘书,按说有这么个名字,不给钱也满下得去。穆女士的交际是多么广,做她的秘书当然能有机会遇上个阔人;假如嫁个阔人,一辈子有吃有喝,岂不比现在挣五六十块钱强?穆女士为别人打算老是这么周到,而且眼光很远。见了冯女士,穆女士叹了口气:“哎!今儿个有什么事?说吧!”她倒在个大椅子上。
  冯女士把记事簿早已预备好了:“今儿个早上是,穆女士,盲哑学校展览会,十时二十分开会;十一点十分,妇女协会,您主席;十二点,张家婚礼;下午……”
  “先等等,”穆女士又叹了口气,“哼!甭告诉我,我记不住。等我由张家回来再说吧。”
  冯女士早知道方先生是自己来见汪太太,她不见,而给了二十块钱,可是她晓得主人的脾气:“方先生真可怜!可也是遇见女士这样的人,赶着给他送了钱去!”
  穆女士脸上有点笑意,“我永远这样待人;连这么着还讨不出好儿来,人世是无情的!”
 “谁不知道女士的慈善与热心呢!”
 “哎!也许!”穆女士脸上的笑意扩展得更宽心了些。
(选自《老舍作品集》,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
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小说以“善人”为题有双重含义,从正面是说穆女士本质是一个善良的人,从反面是说穆女士的善
是空虚与伪善的产物。
B.穆女士是一个有见识,有教养,有先进的生活观念的人,她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也注重对世人的引
导,但也有些一厢情愿。
C.小说用细节表现了穆女士的自视清高、生活懒散、自私自利等特点,也用语言描写表现了穆女士对
穷人的鄙视和做事的专横。
D.虽然穆女士并不能算的上是一个正面人物,但她也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赢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从
这个角度讲她值得尊敬。
E.无论穆女士的奔走呼告能否取得效果,她为别人服务,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将理想付诸实际
行动的做法都应加以肯定。
小题2:小说多次写穆女士给自己的定位,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3:小说中引入冯女士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4:小说中的穆女士认为“她的天职是在救世”,你觉得她的所作所为对“救世”有无正面作用?
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