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归嵩山作①王维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③闲闲④。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⑤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⑥。  【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归嵩山作①王维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③闲闲④。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⑤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⑥。  【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②薄:草木交错曰薄。③去:行走。④闲闲:悠闲,从容貌。⑤迢递:远貌。递:形容遥远。⑥闭关:佛家闭门静修。有闭门谢客意。
(1)颔联描写归隐途中的景色,但并非泛泛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以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转移,也可以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试简要分析这种感情的细微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
(2)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淡泊。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浣溪沙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1)有人评价此词“诗中有画”,从词的上阕看,这一评价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诗人是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变化的?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
赵令畤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注】①紫陌:京城的道路,代指京城。②雨魄云魂:化用楚襄王梦神女事,此处表示伊人已逝,只能于梦中寻见。
(1)“搓得鹅儿黄欲就”中“搓”将柳树变化描写得生动有趣,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并分析其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两题。水仙子 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1)题目为“夜雨”,但全曲却无一个“雨”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雨”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曲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两题。    虞美人 梳楼
蒋 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请分析“楼儿忒小不藏愁”一句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运用了以乐写哀的表达技巧,请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河令
[宋]周邦彦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