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河令[宋]周邦彦①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河令[宋]周邦彦①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河令
[宋]周邦彦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或答“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这二句作答案是“答非所问”)。简要说明如下:上阕首句写“秋阴向暝”显然是天光昏暗,下阕首句写“更深寂静”显然是夜深人静,综合起来看,词人是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线索来写的。
(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秦国怀古
[唐]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 -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琅玡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讶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晓至湖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清  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鹊桥仙·七夕
[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①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同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