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晓至湖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喜爱幽静,如诗中写道“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如“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如“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如“安得”。
(2)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清  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鹊桥仙·七夕
[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①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同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魏晋]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诗以“尝闻”开篇,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诗,略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问西风早晚回”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的后两句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请结合具体词语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鹌鸪天兰溪舟中
韩流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雨湿西风水面烟”,开篇便引人人胜境。细雨湿秋风,溪面一片烟,好一幅泼墨空江烟雨图。
B.“一巾华发上溪船”,写出自己登舟的情景,“一巾华发”,可知词人此时正值青春年少,英气勃发。
C.“橹破滩痕散复圆”,船过处,滩痕一一复圆,细致的观察体现了词人与大自然的契合,静中有动,别具情趣。
D.“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不禁令人联想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玩味起来,又觉韩词婉而李诗豪。
(2)这首山水词,手法巧妙,无论在景物描写、细节刻画还是虚实结合等方面,都给人以趣味盎然之感,请从中任取一个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