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大自然的文字伊 林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但是也有另外一套文字,这是每个想成为真正有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大自然的文字伊 林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但是也有另外一套文字,这是每个想成为真正有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大自然的文字
伊 林
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但是也有另外一套文字,这是每个想成为真正有学识的人应该知道的。
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总共有成千上万个字母。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你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
对于不认识这一套文字的人来说,所有的星全是一样的东西。而有些人却认得许多星的名字,并且可以说出它跟别的星有什么区别。
就像书里的话是用字母组成的一样,天上的星也组成星座。
从古以来,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去看那星星写成的书。你知道,在水面上船只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
但是水手们并不需要这样的指路牌。他们有带磁针的罗盘,磁针永远指着北边。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他们也照样迷不了路。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星座当中找到了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找到了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天空的使者——鸟,也会教给那些留心观察它们的人许多本领。
假如燕子在空中飞得很高,看上去很小很小,那就会有好天气;白嘴鸦飞来说明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而飞走的大雁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了。
太阳光还是很热的,是个平静、晴朗的日子。这时候从远方传来奇怪的不安的声音,好像有人在高空互相呼应着。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近。凝视天空终于可以勉强分辨出一张模糊的蜘蛛网,就像给风吹着似的。蜘蛛网飞近了,抬起头来,已经瞧出,这不是什么蜘蛛网,而是许多长脖子的鸟。它们呈“人”字形飞着,排成整齐的队形朝着阳光照耀着的森林飞行。但是很快又分辨不出一只只的鸟来了,又像是张蜘蛛网了。一转眼工夫,连蜘蛛网也无影无踪了,它们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样。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
阅读天空这本大书,可以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
连我们脚底下的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很有趣的书。
现在,在建筑工地上,挖土工人的铁锹碰到了灰色的石头。在你看来这不过是普通的石头,可是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石灰石。它是从碎贝壳变化而成的,你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很古的时代,这个现在是城市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有时候,你在森林里走,忽然看到树林当中躺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块,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
它是怎样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样大的力气把这么大块的石头搬到森林里来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的森林的呢?
谁如果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就会立刻说出,这叫作漂砾[漂砾(lì):冰川消融后沉积下来的巨大石块,其上常具有冰川擦痕,呈钉形,一端宽而深,另一端窄而浅。具有擦痕的漂砾常称为“条痕石”。]这些冰川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岩石砸碎,并且把砸下来的碎石块带着一起走。这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儿还根本没有森林。漂砾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成的。
要学会大自然的文字,应当从小就常常到森林里或者田野上去走走,去注意观察一切东西。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当到书里去寻找解释。还应该经常去请教有学识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这只鸟叫什么名字?雪地上面是什么东西的足迹?
小题1:本文介绍了哪两类大自然的文字?各有什么突出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者在介绍土地上的文字时重点介绍了哪两种石头?其用意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篇科学小品文在语言风格方面有何突出特点?至少答出两点并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两类大自然的文字:一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二是大地上的文字。(2分)
特点: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可以让人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大地上的文字是一本很有趣的书。(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小题2:一种是石灰石,另一种是花岗石(或漂砾);(2分)这些石头不是普通的石头,懂石头的人能够看出自然界沧桑巨变的历史,告诉我们要读懂大自然的文字,做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3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小题3:一是通俗易懂,善用口语句式,通过举例子、设问等方法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二是形象生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回答此题要注意定位文中的关键句,“阅读天空这本大书,可以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连我们脚底下的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很有趣的书”,然后选择角度进行恰当分析概况,再答出它们的特点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2:解答此题要注意学会在文章中准确定位。因为文章中后文只介绍了两种石头,所以第一问很容易答出,然后从作者的抒情议论的句子中不难提炼出第二问的答案。
试题分析:
小题3:科普文对语言风格的考查比较常见,我们一定要对形象生动、平实、口语化、幽默诙谐、准确等常见答案有深刻的认识,答题时要注意按照题干要求,或简析,或举例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作为生物体的细胞器
[美] 刘易斯·托马斯
我们似乎正经历着一场生物学革命,整个的、大块大块的新知识几乎每天都带进来。迄今为止,我们似乎还没有为各项新知识中的什么事真正感到震惊,也还没有恐慌。但是,我能觉察到其中出现了一些麻烦,我从对细胞器的了解中意识到这些麻烦。我从小就接受的信仰是,细胞器是我细胞里面的看不见的小小引擎,由我或我的细胞代理人所拥有和操纵,是我智慧肉体所私有的小东西。但现在的情况好像是,它们中有一些实际上也是最重要的一些完全是陌生的
证据是有力的、直接的。线粒体是固有的,它们一直在那里,自行复制繁衍,跟所在细胞的繁衍没有关系。同样,所有植物里的叶绿体都是独立地、自我复制的寓客,有着自己的DNA、RNA和核糖体。
实际上,叶绿体和线粒体可能是体内共生者这件事早就提出。现在正特别注意细胞器的分子遗传,一般认为它们很可能在大约十亿多年前被较大的细胞吞并,从那以后就一直待在那里。通常的看法是把它们视为被奴役的生物,它们被捉来为自己不能呼吸的细胞提供腺苷三磷酸,或者为没有光合装备的细胞提供碳水化合物和氧。这种主奴关系是一些生物学家的共同看法。但事情还有另外一面。从细胞器的立足点来看问题,可以认为,它们很早就学会了选取一种最好的生活,它们过起日子来最不费力,而且它们和它们的后代最不用冒险。它们决定不再长大,为保证自己尽可能延续持久,它们打入了我们及其所有生物的里面。
线粒体和叶绿体一直体小、保守和稳定,这是件好事,因为从根本意义上讲,这两种细胞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活物。两者携手合作,制造出氧气,并安排它的应用。实际上,是它们经营着生命。
我的线粒体组成了我的很大一部分。我跟它们密不可分,还不得不为它们做大量至关重要的工作。据说,它们的每一个都只制造仅够自己存续下来的一点物质,剩下的都要由我提供。既已知道了这种形势,我可以找到各种事情让我犯愁,例如病毒。如果我的细胞器真的是与我共生的细菌,它在我身上开拓殖民地,那么,我用什么办法能阻止它们沾染病毒?还有我的身份这个大问题,甚至还有我作为人的尊严问题。当我第一次知道,我是由低级的生命形式出身,我并不在乎。我心里想象着一个没有语言、多毛的类人猿家族,栖居在树林里,而从未反对它们是我的祖先。能作为本物种改进过程的一部分,我深感骄傲。
成问题的不止这些。我以前从没料想到我的出身原是一个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如果这就完事了,我也能忍了。但现在又加了一层羞辱,说从某种真实意义上讲,我根本不是由某个祖先遗传而来,我一直是把所有这些东西带在身上,或者,也许是它们一直带着我。
既然是这么一种形势,那保持尊严就没什么用处了,最好别费力去保持。这真是不可思议,它们就在这儿,在我的细胞质里到处活动,为我自己的肌肉呼吸着,却是一帮陌生客。但我又想到,这同样的生物,也住在那边的海鸥的细胞里,还住在鲸鱼、海草和寄居蟹的细胞里;也住在我后院的山毛榉的叶子里,甚至也住在窗上那只苍蝇里。通过它们,我跟这些联系在一起。我的近亲——比近亲只远了一层——遍天下。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新的知识,我有点遗憾我不能跟我的线粒体保持更密切的接触。如果我集中注意力,我能想象我感觉到了它们。
在所有的共生关系中,都有一种固有的好意,这是一定的。但这一种——很可能是最古老、建立最牢固的一种,似乎特别公平;一点也不像弱肉强食的样子,也没有哪一方摆出一副仇敌的姿态。如果你要寻找一种类似自然法则的东西来取代一个世纪前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你得从叶绿体和线粒体暗寓的生命意义中汲取教益。这很费力,但能找到。
(节选自刘易斯·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有删改)
小题1:“它们中有一些,实际上也是最重要的一些,完全是陌生的”,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完全是陌生的”感觉?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加点词语中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不同的语言特色。(5分)
①细胞器是我细胞里面的看不见的小小引擎。
②它们打入了我们及其所有生物的里面。
③如果这就完事了,我也能忍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平地一声雷,震动了锁井镇一带四十八村:“狠心的恶霸冯兰池,他要砸掉这古钟了!”
那时,小虎子才15岁,听得镇上人们为这座古钟议论纷纷,从家里走出来。宅院后头,不远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长堤,是千里堤。堤上有座河神庙,庙台上有两棵古柏树。这座铜钟就在柏树底下,戳在地上有两人高。伸手一敲,嗡嗡地响,伸开臂膀一撞,纹丝不动。
根据老人们传说,这座钟是一个有名的工匠铸造的。钟上铸满了细致的花纹:有狮子滚绣球,有二龙戏珠,有五凤朝阳,有捐钱人家的姓名住址,还有一幅“大禹治水图”。钟上还刻着些文字:“大明朝嘉靖丙午年,滹沱河下梢四十八村,为修桥补堤,集资购地四十八亩,空口无凭铸钟为证……”乡村里人们喜欢这座古钟,从大堤上走过,总爱站在钟前仔细看看,伸手摸摸。年代远了,摸得多了,常摸的地方,锃明彻亮,如同一面铜镜,照得见人影。能映出向晚的霞光,早晨的雾露,雨后的霓虹,也能映出滹沱河上的四季景色。不常摸的地方,如同长了一层绿色的釉子,紫黝黝的。
小虎子听得说,要为这座古钟揪起惊天动地的大事变,一片好奇心,走上千里堤,看了一会子古钟;伸出指头蘸上唾沫,描画钟上的花纹。他自小就为生活忙碌,在这钟前走来走去,不知走过了多少趟,也没留心过钟上的花纹。心里想:“怪不得,好大的一座铜钟哩!也闹不清能卖多少钱,也值得这么大惊小怪!”
他看完了钟,一口气跑下大堤,走回家去。一进门,听得父亲响亮的喊声:“土豪霸道们!欺侮了咱们几辈子。你想,堤董他们当着,堤款被他们吞使了。不把堤坝打好,决了口发了大水,淹得人们拿不起田赋银子,又要损坏这座古钟!”
另一个人,是父亲的朋友老祥大伯的声音,说:“又有什么办法?人家上排户商量定了,要砸钟卖铜顶赋税。也好,几年里连发几场大水,这个年月,一拿起田赋百税,还不是庄园地土乱动?”
小虎子听得两个人在小屋里唉声叹气,他扒着窗格棂一望,父亲坐在炕沿上,撅起小胡髭,瞪着眼睛生气。老人家听得老祥大伯说,猫着腰虎虎势势地跑前两步,手掌拍得膝盖呱呱地响,说:“我那大哥!这你还不明白?那不是什么砸钟卖铜顶田赋,他是要砸钟灭口,存心霸占河神庙前后48亩官地!”
老祥大伯从嘴上拿下旱烟袋,扬起下巴眨巴着眼睛,想了老半天,豁地明白过来,待了半天才说:“可也就是!自从冯兰池当上堤董,把官地南头栽上柳树,北头栽上芦苇。那林子柳树也多老高了。看起来他是存心不善……”说到这里,就沉下了头去,把下巴拄在胸脯上,翻来覆去思忖了老半天,又猛地抬起头来说:“可谁又管得了?”
父亲忽地把脸庞向下一拉,说:“谁又管得了?我朱老巩就要管管!”
老祥大伯张开两条胳膊,往天上一挥一扬地说:“管什么?说说算了,打官司咱又打不过人家。冯兰池是有了名的刀笔,咱是庄稼脑袋瓜子,能碰过人家!”
父亲听了直是气呼呼的,血充红了眼睛,跺着脚连声说:“咱不跟他打官司,把我这罐子血倒给他!”
朱老巩是庄稼人出身,跳跶过拳脚,轰过脚车,扛了一辈子长工。这人正在壮年,个子不高,身子骨儿结实,怒恼起来,喊声像打雷。听得说冯兰池要砸钟灭口,霸占官产,牙关打着得得,成日里喊出喊进:“和狗日的们干!和狗日的们干!”不知不觉,传出一个口风:“朱老巩要为这座古钟,代表四十八村人们的愿望,出头拼命了!”
那天黄昏时分,朱老巩坐在河神庙台上,对着那座铜钟待了老半天,心里暗想:“顶公款!就等于独吞,我不能叫冯兰池把四十八村的公产独吞了!”看看日头红了,落在西山上,夜暗像灰色的轻纱,从天上抛下来。他一个人,连饭也没吃,走到小严村,去找严老祥。老祥大娘正点着灯做晚饭,看见朱老巩走进来,低下头坐在台阶上。她说:“老巩!算了吧,忍了这个肚里疼吧!咱小人家小主的,不是咱自个儿的事情,管的那么宽了干吗!”
朱老巩说:“一听到这件事情,我就心气不平。冯兰池,他霸道惯了!”
老祥大娘说:“算了吧,兄弟!几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还能改变了这个老世界?”
朱老巩说:“不,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咱就得跟他分说清楚!”说着话,看看天色黑了,严老祥还不回来,他又拿起脚走出来,老祥大娘叫他吃了饭再回去,他也没有听见,一股劲走回锁井镇。
(节选自梁斌《红旗谱》第一章,有删改)
小题1:小说二、三自然段对古钟的描述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要概括朱老巩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节选的内容,你觉得朱老巩“护钟”能不能成功?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岭南文化经验以某种岭南特色为标志,它有政治、历史、文化传统的积累,又有世俗生活的积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今天的市场化国家行程和市场化生存意识,一是体现所谓的岭南文化特点。强调岭南特色无法避免地要回到传统岭南生活风格,不强调岭南的传统性,岭南特色便无以为存,但当指认一种岭南特色时,主要关注的是它在今天的特色。岭南经验更多是在市场中国被突出的,是借市场中国而展开其自身的,也就是说,所谓岭南经验的更多表现和变化是在市场中国,并且以其自身代表了某种市场中国的变化,而不是市场中国借岭南进行表现,那会使现代文明与中国经验很狭小。
市场中国的岭南文化表达了一种有限的岭南特点。因为它主要依赖于岭南的生活习俗、景物、经济发展状况,而不是主要由现代文明或中国经验结合而生的文化品质和内部动力所提供。由于市场中国的人物风华并没有与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融合为一体,而是与现实优先性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文化意识,这反而使岭南特点具有被现实限制的有限性,难以具有文化本身应该超越现实的精神特质,因而岭南特点显得比较表面,难以产生一种有影响力的气质,而有影响力的气质是能够扩散到中国的整体性精神经验中并提升人们生活风格的。
岭南特色应该主要是一种生存精神,而不是地域风情与生活状态,因为没有一种内在的精神,风情与生活、城市与建筑都变成了表面情景。现代文明在市场中国发生的相似,使中国各地域的文化也大同小异,在岭南文化中发生的,也是差不多的情景。在岭南的诸种文学艺术表现中,如果艺术内容和生命精神与其他地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换了一个背景或者形式,由其看到的岭南特色是高楼大厦、灯红酒绿、车流不息、时尚生活,再加上紫荆树、榕树、珠江等,这种特色就是极为表面的。
岭南文化所体现的特点,既在现代文明与中国经验之中,又包含着中国个性。所谓岭南个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庸圆通、虚化实际生存思考的。现代文明与中国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个性的制约,市场中国经验下的岭南文化也逃避不了这种中国个性制约,所以,很多岭南文化表现缺乏精神力度而流连于现实所得,并着迷地赞颂这样一种中国个性下的现实。
岭南经验是一种现代文明与中国经验,也是一种人类经验,它应该更超越以往时代而代表今天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图景。但是,岭南经验仍然缺乏历史的自由性:市场中国给人们提供的历史自由缺乏自由的内在规定性。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一点,岭南文化中的自由就可能演变为精神的任意颠覆和现实的任意游戏。
(节选自徐肖楠《中国经验的岭南文化关系》)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岭南文化经验既有政治、历史、文化传统的积累,又有世俗生活的积累。
B.传统岭南生活风格是岭南特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强调岭南特色无法避免地要回到传统岭南生活风格。
C.岭南特点具有被现实限制的有限性,显得比较表面,难以产生一种有影响力的气质。
D.岭南个性就是中庸圆通、虚化实际生存思考。
E.岭南经验应该超越以往时代而代表今天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图景。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关于“市场中国的岭南文化”的说法正确的一项(    )
A.市场中国的岭南文化明显受到岭南生活习俗、景物、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
B.市场中国的岭南文化不是由现代文明或中国经验结合而生的文化品质和内部动力提供的。
C.市场中国的岭南文化能够扩散到中国的整体性精神经验中并提升人们的生活风格。
D.市场中国的岭南文化缺乏精神力度,因而逃避不了中国个性的制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大雪无言
王剑冰
中国作协罗阳事迹采访团到达的时候,中航工业沈飞集团(以下简称沈飞)是以一场雪的形式迎接了我们。
沈飞的大门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的,这么多年没有改建,不是沈飞没有改建的资本和资格,是罗阳从来没有这个意识,沈飞的牌子是大,但不是靠门面来做大的。进入沈飞内部,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整洁、宏阔、气派。那是现代化的构建,也是现代化的需要。这才是大内涵,真排场,正如一个人。罗阳至今仍住在五楼,他年迈的母亲也住在五楼,都是老房子。沈飞最后一次福利建房,他没要。罗阳去世前参加航展穿的西装,还是十年前买的。戴的电子表,表带磨白了,用墨水涂成黑色继续戴。同事们都记得同罗总外出住过小旅店、吃过路边餐。生活中的罗阳是一个没有追求的人,但工作上却较真较劲。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看看罗阳最后的25天吧:2012年11月5日,主持两个必要的会议;6日,班子会;8日,立功总结会;9日,飞珠海航展;17日晚上返回,直接赶往基地;18日凌晨1点到达,5点起来乘直升机上舰;23日、24日歼—15试验着舰成功;24日晚身体出现不适症状;25日离世。那天下舰,罗阳的心血管已经发生了梗塞,胸部急剧疼痛。但是,他不愿扫大家的兴,让欢庆的场面变色,舰上有医生,还有直升机,而他只是忍着,忍着,忍到了离医院还有一百米的路上。
我总是猜想,罗阳倒下时,是觉得眯一会儿就会好,就一会儿,一会儿就起来,快到年底了,沈飞那么多的事情等着要做:
他要去试飞大队,机棚里那一架架新机,需要经过多次的试飞才能交付。去年李国恩大队长接到电话,说罗总要来看他,来了,看桌上有一盘围棋,就和他下起来。李国恩心里清楚,罗总哪有心思跟我下棋啊。罗总,你就放心吧,只要天气允许,试飞的事我们绝不耽误。
他要去军代表室,尽管来前已经去过,也要常沟通。那次军代表提出密封胶圈有些不合格,罗阳查出症结后,亲自主持现场会,销毁了价值两百多万的老旧生产标准的胶圈。
他要去部队一线,这是每年都必须做的,现场的反馈很重要。那次走访,恰遇一架飞机在机场上检修,寒冷的冬夜罗阳不听劝说,硬是陪着干到凌晨两点,直到排除了故障。
他要再次落实保健体系,去年安排了六千多职工体检,还提出专家骨干一年体检两次。然而,两年来其他人都体检了,就是他没去。
他还该去看看母亲,77岁的老人独守在五楼的房子里,罗阳有空就去,他怕母亲孤单。离开时罗阳会在楼下向母亲招手,母亲总在窗口送儿子远去。
他还该同妻子说说话,这么多年,他把沈飞当成了家,那个家成了客店。搞航空的保密性强,快乐不能与人分享,痛苦也不能与人诉说。妻子常常也是孤独的一个人啊。
……
罗阳去世的噩耗传遍了沈飞。那晚从大连出发,只有五辆车,沈飞人自发地去路上迎接他们的老总,渐渐变成了数十辆的车队。原准备送到龙岗殡仪馆,大家不同意,让罗总再回沈飞看看吧!
员工早排起了长队,寒风中等待着罗总,很多员工从下班的家里赶来,还有退休的老人。已经是晚上九点,罗阳回家了,灵车缓缓,哀痛漫漫,凛风呜咽。厂区后面的试飞跑道太暗,员工们开来自己的车,一千多辆车灯像无数泪眼,照亮亲爱的罗总走过的路。“报告总指挥,一切准备就绪,请指示!”“起飞!”熟悉的场景在闪现。
以前歌赞英雄,总是会发现他的豪言壮语,罗阳的豪言壮语是什么呢?或许就是那句:“起飞——”是啊,作为新型飞机的研制指挥员,罗阳期望的就是在首飞场上不断地喊出“起飞”,那是一次次责任与使命的起飞,是东方大国崭新形象的起飞!
那晚过后,就有了一场雪,雪越下越密,雪花也越来越大,雪花黏合着,形成更大的雪,仿佛无数的纸花从天空撒下。
雪是有声音的,雪的声音你听不见,雪不是呼喊而降,不是喧嚣而鸣,在你还没有完全认识雪的时候,雪已经覆盖大地。雪是群体的形象。
罗阳走后,我来采访的时候,又看到了一架架战机飞向蓝天,罗阳“起飞”的声音依然在高空震响。每一个航空人都明白,发扬罗阳精神,践行航空报国使命,就是对罗阳最好的告慰。
飞机飞上高空,我看到了茫茫的雪原,这是东北最美的景观。我向罗阳告别,对于罗阳,我没有那么多绚丽的词汇,罗阳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人,真实的人,那么,我就把他比作一片雪吧——罗阳此刻,就像一片雪花,同众多的雪一起,默默地,将大好河山装点。
(文字有删改)
小题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罗阳的精神品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文没有选择罗阳的豪言壮语和卓越功绩,而是将他的平凡言行作为写作重点,试简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篇文章为什么要以“大雪无言”为标题?试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数学——美——爱情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数学到底美不美?
有位数学家极力主张数学同艺术一样美。这位数学家就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哈代。且听哈代怎么说:
数学家的造型,同画家和诗人一样,也应该是美丽的;数学概念应该就像色彩和词语一样,以和谐优美的方式结合起来。美不美是检查的第一关,蓬头垢面的数学不能与世长存。
力主数学美的,还有同是英国人的学界大佬罗素,他讲道:
数学,如果公正地看,包含的不仅是真理,也是无上的美——一种冷峭而严峻的美,恰像一尊雕塑一样。
为了说明数学的这种“冷峭而严峻的美”“无上的美”,我们可以举出一些初浅的例子。数学有简洁美。内涵深刻的数学往往在形式上简单得出奇,比如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拉普拉斯方程、爱因斯坦质能转换公式等等,一个简明形式就囊括了世间万事万物。完全像我国晋朝文人陆机的《文赋》里歌唱的,“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数学具意念上的抽象美。我们所处的世界明明是三维的,数学家偏偏研究无穷维。抽象得不但世间常人找不到对应物,而且就在数学家本人的脑袋里,也只有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高扬精神状态进行关照。特别是,数学还带着一种创造上的通感(Synaesthesia)美。通感使人能够于色彩中听得到声音,在语词里看见颜色……而一个个高明的数学家能够在代数里看得见形象的几何于数论中听得到美妙的曲线从博弈论当中嗅闻出经济数量关系和人性的味儿……
正因为数学美,所以她迷人;正因为她迷人,所以吸引着许多数学家终生孜孜不倦、苦心孤诣地为她而献身。数学是自然科学之中吸引力和亲和力最强的一门学科!真正的数学家把不懈追求当作无比欢乐,而又将欢乐当成艺术享受。雪莱有诗说:“美好事物是一种永久享受!”数学的美,只有数学家才会乐在其中吧。世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把一个数学家从他的“美人”身边拉拽出去。数学家可以说是世上最忠贞的情人。他或者她一辈子会许多许多次堕入爱河,但每一次都是对同一个“人”。果然,有些大数学家有了数学,就真的不再同人结婚,像牛顿,伽罗华,哈代,诺特(现代代数创始人)等。当然有人会因此而失去了一亲香泽和肌肤的机缘但是数学却受到了加倍的呵护而更加娇艳。
那么,到底能不能给数学装上感情通道、让数学同人们的爱情相连相通呢?
法国曾经拍过一部爱情电影,《我爱上的是正切函数》,讲的是一个花季少女同一个盛年男人的故事,说明他们并不是两个没有交集的集合,肯定这两个地球高级生物邂逅相遇而堕入情网的概率不为零。电影最后暗示,数学同电磁场一样,是一片美丽的动情的场!
数学的美丽,还在于她像绝色佳人一样有一种“惹是生非”的挑逗美。数学研究得愈深入,就会发现更多哲学问题、艺术问题、美学问题,甚至陌生难解的人生问题,叫人争论,令人遐想,促人深思。这里有一个特别具有挑逗美的例子,美籍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证明了“不完备性定理”。这定理大胆直面“严格”“完备”“和谐”等完美指标,斩钉截铁地说数学的形式系统都是“不完备的”,其中一定包含着无法证明的命题,既不能证明它“真”,又不能确认其“假”!定理使德国数学泰斗希尔伯特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严格完美大厦倾倒一旦。后来,这条定理引发了一场场数学和哲学的车轮大战。哥德尔定理于是有了许多首不同唱词。其中一个说法是:任何一部VCD或DVD都有不能够放像的碟片!于是,喜好深刻的好事者又推出了一个有趣的哲学命题:人类到底能不能认识自身呢?计算机科学奠基人图灵提出的“可计算性”的思想,也有这样强大的挑逗威力,而且又引出了计算机能不能超过人类哲学的问题……
一个孤高遗世的数学定理或理论,当它在数学之外引起大海汪洋的思潮、如痴如醉的辩论的时候,人们回眸一下,难道不承认这正是数学的美吗?美人尤物的特点难道不正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吗?能够挑拨起世界顶尖知识精英的无穷情思、澎湃心潮,不美,能够做到吗?
所以,一位德国数学家引用伏尔泰的话这么讲:
阿基米德脑海里的绮思遐想,比荷马的要多得多哟!
所以,英国大物理学家狄拉克说:
上帝使用了美丽的数学来创造这个世界!
小题1:综观全文,作者认为数学美在何处?请概括并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文语言非常有特点,请赏析文中画线的第一处,解释第二处的含义。
(1)而一个个高明的数学家,能够在代数里看得见形象的几何,于数论中听得到美妙的曲线,从博弈论当中嗅闻出经济数量关系和人性的味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然,有人会因此而失去了一亲香泽和肌肤的机缘,但是数学却受到了加倍的呵护而更加娇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本文多处引用诗文名句和科学家的名言,请分析这两类引用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说,“内涵深刻的数学往往在形式上简单得出奇”。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简单”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