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大雁去矣声犹在雷抒雁原名叫作“雷淑彦”,可这个西北汉子认为“淑彦”两个字不好,有点儿像女人的名字,便自己改为同音字“抒雁”,并沿用至今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雁去矣声犹在 雷抒雁原名叫作“雷淑彦”,可这个西北汉子认为“淑彦”两个字不好,有点儿像女人的名字,便自己改为同音字“抒雁”,并沿用至今。 作家赵克诚曾经赠予雷抒雁一幅嵌名联:“雷霆歌唱,抒九天壮志; 鸿雁优游,揽百姓仁怀。”名如其人。雷抒雁“雷霆”的时刻总让人记忆深刻。作家张同吾回忆,2011年的时候与雷抒雁一同参加在北京举办的旧体诗词研讨会,当时这个研讨会也算是诗学上的一次盛会了,除了与会的诗人,有两位部长和两位上将端坐在主席台上,还有几位将军坐在台下头排座位上。 主持人向大家介绍了各位将军和首长,却未介绍与会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雷抒雁登台发言:“我先说几句题外话,今天是什么会?是诗歌会又不是军事会议,介绍那么多将军而不介绍诗人,岂不是喧宾夺主?” 此话一出,真是“一语惊四座”,却当即得到了诸多诗家的赞同。他还主张,不应设主席台,大家围绕圆桌而坐,促膝相谈,更加亲切、自然、和谐。 还有一次, 有诗人在一次诗歌评奖中找他写序,并丢下两万元的“报酬”。当时的雷抒雁正是初评委主任,他当场说:“你的稿子我还未读,写与不写,如何写,还不可知,先得厚酬,让人于心不安了。”随即便断然拒绝了对方的要求。 或许,也正是他性格当中的直率使然,才会让他的笔下写出那些饱含热情与力量的诗作。 多数人知晓雷抒雁是从他的成名作《小草在歌唱》开始。那是他在1978年为纪念在“文革”中被残忍迫害致死的烈士张志新而创作的诗。经历了十年浩劫,人们习惯了噤若寒蝉的沉默,他却一举打破了凝滞的寂静,释放出国人内心激烈的情感。 “我恨我自己,竟睡得那样死,像喝过魔鬼的迷魂汤,让辚辚囚车,碾过我僵死的心脏!我是军人,却不能挺身而出,像黄继光,用胸脯筑起一道铜墙!”他在诗中痛心疾首地呐喊。 对于他看不惯的事情,他批评起来无所顾忌。但对于惺惺相惜的同行,虔诚请教的后辈和文学爱好者,他都真诚、亲切地对待。诗歌爱好者王立世在回忆雷抒雁的文章中写道,雷抒雁是一个质朴、谦虚、低调的人,能够给接触过他的人以温暖和友谊。 去年4月,接受了切除直肠癌手术后,刚刚当选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的他还去长治参加了一年一度的中华祈福大会。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他已经旧病复发,他和其他几万人一样,披着雨衣,坐在城隍庙前的广场上等待祈福钟声敲响。 “抒雁就在我们中间,雨水落在雨披上,顺着帽檐滴在他清瘦的脸庞上,而他仍然笑意殷殷。”作家峭岩称。 在他后期病重的时候,作协的朋友韩作荣去医院看望他。原本半昏迷的雷抒雁却说了一句:“救命的人来了。”拖着虚弱的身子,他竟然和好友断断续续地聊了近一个小时。 两只飞鸟划过他病房玻璃窗划定的蓝天,他感慨:“一个锁在病床的人,会把飞翔当成绝代的美丽。”躺在手术室的无影灯下,麻醉前短暂的清醒瞬间,他洞察道:“谁也抵挡不住麻醉,当肉体失去疼痛的时候,灵魂里,一片漆黑。”常规的抽血化验,看到自己的血——“这不羁的液体,傲然与我对视”,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万丈豪情:“我愿滴你在酒中与朋友共饮,涂你在剑上冲入敌阵,剩余的,就以笔蘸写成长长的经卷,献给,我的神。” 他身在病榻,却同时“以文字的名义站立在纸上”。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的妻子马利在病床前拉着他的手,为他唱起家乡的陕西民歌:你要是我的哥哥,你就招一招手。雷抒雁频频招手,平静离去。他用最沉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妻子最热烈的爱。 2月21日上午,在追悼会现场,有人送来挽联上书:“大雁去矣声犹在,小草萎兮春又生。” 大厅里一直在播放着《小草在歌唱》这首诗,送行的人们齐声背诵铿锵有力的诗句:“我敢说,如果正义得不到伸张,红日,就不会升起在东方!我敢说,如果罪行得不到清算,地球也会失去分量……”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2月27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雷抒雁在旧体诗词研讨会中的“一语惊四座”,是其直率性格使然,这种性格在他的作品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 B.面对黑暗、同行、病魔、爱妻,雷抒雁态度不一,文章正侧面相结合,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立体的雷抒雁。 | C.作家峭岩对雷抒雁在祈福大会现场的描写,意在表明雷抒雁的虔诚和专注,也暗示他希望通过祈福来挽救自己的生命。 | D.“以文字的名义站立在纸上”, 雷抒雁即使身在病榻,也从未辍笔,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诗歌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 E.文章两次提到了《小草在歌唱》这首诗,是因为这首诗是雷抒雁的成名作,最能够代表他在诗歌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小题2:文章第一段为什么要写雷抒雁改名之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家赵克诚所赠之联与追悼会上他人所赠的挽联在意蕴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小题1:CE(答对一项得3分,两项得5分) 小题2:表现雷抒雁刚强直率的性格,(2分)引出下文名如其人的嵌名联;(1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1分) 小题3:相同点:都对雷抒雁在诗歌领域的突出成就做出高度评价。(2分)不同点:赵克诚的对联侧重表现雷抒雁直率的性格,诗人的理想,仁爱的精神;(2分)挽联侧重体现他和作品《小草在歌唱》对后世的影响,体现出他生命的永恒。(2分)(意思对即可) |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C.“暗示他希望通过祈福来挽救自己的生命”为无中生有;E.《小草在歌唱》这首诗并不是“最能够代表他在诗歌艺术上的巨大成就”,主要体现的是雷抒雁的精神风貌。 试题分析: 小题2:题干中的“第一段”提示了结构上应当会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分析时应注意,用以答题的内容只能是与“雷抒雁”这一名字有关的介绍,不能随意扩大。“改名”的原因是其嫌原名“像女人”,因此“改名”在内容上的作用肯定与“雷抒雁”的“汉子”个性有关,结合下文可确定为表现其“直率”的性格。由于“改名”属于生活趣事,因此,答为“增加文章趣味性”也对。 试题分析: 小题3:本题实质是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题干中的“意蕴”既指对联的含义,也应包括对联作者对雷抒雁的情感态度,参考答案中没有对对联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做出说明和比较,应当是有所欠缺的。从对联的内容看,两联都表现了雷抒雁的诗歌成就,但“赠联”侧重于赞赏雷抒雁诗歌的精神力量,挽联侧重于评价雷抒雁诗歌的影响。从对联表达的情感看,“赠联”侧重于表达赞美,挽联侧重于表达哀悼和敬仰。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没工夫专家 黄宗英 ①我是冒雪出城的,公共汽车啃着盖脚面的大雪蠕动着,车子走走停停拱了个把钟头,不是路遇素不相识的四十五中学的郑老师,她自告奋勇在大雪飘飞中把我送到余家门口,我会迷失在香山山麓已经因季节而关闭大门的植物园里了。我只不过想看看花卉专家——北京植物园的园林老将余树勋在大雪天干什么。 ②看着书桌上满满的、参差的笔记、稿纸、图片、文摘卡,我真觉得自己太莽撞了。 ③他笑着向我说:“Good Morning(早安)。” ④已经是下午3点28分了,怎么还早安? ⑤他风趣地说:“我一天有3个早晨,现在刚好是睡午觉后的第2个早晨。” ⑥屋外头的杭白菊也冻蔫了,余树勋的眼睛没离开冒雪拿进屋来的,插在茶几上小圆锥体玻璃瓶里的一小束杭白菊。“今年有了,明年才能有。”这是他的原话,小杭白菊们依偎着,羞涩地听余教授的禅语偈言。 ⑦惆怅凝溢在斗室书壁之间。我实在不忍心以世俗的所谓采访去切断这超越时空的惆怅。我真希望自己像雪人向阳般融化,悄悄然。 ⑧“光是幻灯片有一大立柜——几千张。没工夫整理,时间不够啊!”古往今来这世上唯一不能通融的是时间——对任何人和物质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时间。 ⑨他正在书写词条:唐菖蒲Gladiolus鸢尾科……正是我打乱了他的时刻表,两天后他将去苏州参加全国花卉会议,他同时正在写荷花和水莲。他不是整天匍匐书斋的人,整个植物园是他的试验室,并不是一切植物都在冬眠。他的讲堂远涉欧美东瀛,北京郊区的花农也每周接他去讲课;在世界公园附近花儿香花木公司,花农种花卖花,却不懂花艺,不知什么花适合种在屋后,什么花该放在窗前…… ⑩花——上帝的恩宠;花卉专家——美的传播者,把人间巧妆打扮。 “养鱼的不会做熘鱼片,种花的不知道该把花摆在哪儿好看。”余树勋年轻时先在浙江大学园艺系学种花、种草、种树;后来在国外学园林设计——学“熘鱼片”。从此五冬六夏七十载春秋“溜”了一辈子。“溜”得地球上这里那里都常有经他手点化的朝朝花香;“溜”得书书册册、字字行行绿荫芊芊。 时间是个调皮捣乱的顽童。对闲人,那永日长夜难消磨;对忙得带劲的人,时间像攥在手心里的水,不知不觉就没了。 余树勋没工夫跟我说他1948年怎么去的北欧。 余树勋没工夫跟我说他1979年又去北欧。 1980年余树勋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植物园待了两年,以提高栽培种类的识别。 他更没工夫说1991年他挨家挨户地拍摄花卉的幻灯片。余树勋连生气也没工夫:《花卉大辞典》4年前辑了稿,资金也集了,主编吴应祥教授都81岁了,人已经去了香港,一生希望看到这本辞典。《花卉》花期难卜…… 余树勋当然也没工夫说百花摧残的“文革”中,他受不住迫害,找人借了一百块钱,逃离牵肺牵肠的科学院植物园,横下一条心去流浪,流浪……直到在一片肃***中女儿把他找了回来。像一株蔫了的杭白菊,流年回转,他又挺起来了。 他迫不及待地定住手心里的水,不准它随便溢出。他一天说3个Good Morning,除了孙儿辈喊爷爷看电视里说相声外,他苦写“余氏家规”。 早晨起床。Good Morning,进入工作。中午1点~2点午休,打盹醒来,Good Morning进入工作。 晚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上床睡至9点起床,Good Morning,是最佳伏案时间,一口气工作到凌晨1时。 我明白了为什么一见面余教授跟我说Good Morning。 余教授尽管神不守舍,脑子里还花花着,但也并没忘记热情待客。下雪天黑得早,当我向他告辞时,他横竖留我吃云南圆子。让搞桑蚕专业的云南籍的余师母像喂蚕似地煨细圆子。我急急忙忙吞下是8个还是10个滚烫的圆子,立即勒马回程,踩着“没工夫”的韵律上路了。 我觉得我也没工夫了。 是没工夫了。 好个没工夫。 (选自《湖南文学》 第174 期1995年10月)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段用“啃”“蠕动”“拱”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汽车缓慢行驶的场景,衬托出雪下之大,表现了作者急于见到余老的心情。 | B.第⑨段画线句用概括叙述的手法突出了余老作为一个花卉专家工作的繁忙,表现其学问的应用价值。 | C.“他迫不及待地定住手心里的水,不准它随便溢出”这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余老有珍惜时间的紧迫感。 | D.第⑥段与第段中两处画线句都写到杭白菊,前者是为了侧面烘托余老对花的痴迷,后者是为了表现余老直面迫害、从不逃避的顽强斗志。 | E.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小题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溜”的意思,简要分析三次运用“溜”字的表达效果。(4分) 从此五冬六夏七十载春秋“溜”了一辈子。“溜”得地球上这里那里都常有经他手点化的朝朝花香;“溜”得书书册册、字字行行绿荫芊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阅读第~段,请探析这样结尾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神湾“啄木鸟” 周立耘 ①“当!当当!”层峦叠嶂的雪峰山深处,不时传来啄木鸟尖嘴啄病树般笃实而锐利的声音,不仅给这片寂静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气,也牵动着我们的好奇之心。 ②跨过神湾大桥,穿过神湾坳隧道,来到茅房溪二号大桥,凭栏远望,一群身着黄马甲的“啄木鸟”,正攀附在桥梁底部除锈刷漆,手起锤落,发出阵阵悦耳的声音。他们头上是拔地而起的群峰,脚下则是万丈深涧。我情不自禁地按下了快门。 ③“啄木鸟”们来自湖南怀化工务段溆浦桥隧车间神湾工区。“悬挂”在拓溪水库岸边的神湾工区,以险峻闻名于沪昆铁路线。9月25日上午10点多,我们从长沙出发,到达神湾隧道口时,天色已晚,工长谌哲明站在门口等候我们。他说,工区一共9名职工,今天都在。 ④神湾桥隧工区坐落在湖南省安化县境内雪峰山脉下,没有村庄,也没有田园,只有一座座抬头也难望到顶的古老而神秘的陡峭大山。工区的三层小楼,背靠雪峰山脉,面对拓溪水库,三面环资江水,环境安静而优美,2012 年底工区被怀化工务段评为“十大最美工区”。迎着江风,班长严鲲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了上来:有他们去年冬天熏的“神湾腊肉”, 自己种的“神湾南瓜”……谌哲明兴冲冲招呼我们喝“神湾茅台”——他们用杨梅泡的米酒。谌哲明说:“干一天活累了,大伙晚上喝几口酒聊聊天,解闷去乏。” ⑤几年来,他们累计检查养护的线路20 000多公里,发现伤损夹板、垫板等设备配件不计其数。每天行走在两股钢轨间,弯腰巡检、看方向,低头抬头百余次。日月往复,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啄木鸟”们都扎根在工区,义无反顾地坚守着安全信念,用无畏而坚实的步伐在铁路线上铿锵前行,近万余根轨枕上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⑥他们虽然长年守着铁路,看着铁轨,但要出门,却只能靠两条腿。摆在职工们脚下有两条路:一条是水路,乘船一个半小时去坪口;一条是陆路,沿着铁路步行8公里,到烟溪。他们的家属最远的在重庆,离最近的坪口镇也有几十里。所以,守望也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虽说生活很寂寞,但他们都很乐观。袁旭东2006年到的工区,家在安化县城,每次回家都要坐3个小时的船。他说:老婆嫁给我这几年,一直都没好好陪过她,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她又要照顾孩子,又要照顾双方父母。我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老婆如果不跟我一样热爱这铁路,日子就没法过下去。妻子常常发短信对他表示理解和支持。“我理解并支持你,加油!”这条短信他珍藏了很久,每当工作遇到难题,想想妻儿对自己的理解和支持,他就感到有了无尽的动力。回忆及此,这个汉子充满了坚毅的双眼中流露出了深深的愧疚。2012 年,在神湾坚守了十多年的工长谌哲明获得铁道部“火车头奖章”,他的妻子被怀化工务段评为“十大最美工嫂”。 ⑦中午,谌哲明担着饭菜来到桥头。大伙围拢来,盛饭、夹菜,有说有笑地蹲在路旁吃了起来。陪在一边的怀化工务段党委副书记雷建华说,他们个个都是能工巧匠,油漆、电焊、砌筑,样样都精通。他们像啄木鸟般,坚守在这片山区,养修巡检,清除铁路隐患,守护铁路安全,用无声的旋律演奏了一曲温暖和谐的安全乐章。 ⑧我再次情不自禁地按下了快门。 (选自《2012年优秀新闻》,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两段对工区环境的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环境,说明铁路工人工作的单调寂寞,衬托他们的美好心灵。 | B.第④段写班长严鲲他们吃饭的情景,说明了铁路职工生活物质条件得到充分保障,表现了他们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 | C.本文写了两位职工的妻子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正面体现了铁路职工的工作艰辛,旨在表达对职工妻子的赞美。 | D.文中引用党委副书记雷建华的一番评论,既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又表现了铁路职工的精湛技艺和高尚情怀。 | E.本文是一篇新闻通讯,采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再现了铁路职工工作生活的情形,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小题2:请概括作者两次“情不自禁地按下了快门”的原因。(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试析本文标题的妙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惊心动魄35分钟 ——空军特级试飞员梁万俊成功迫降 某新型国产科研样机纪实 谭 洁 张金玉 ①今年7月1日13时40分,成都某机场被紧张的气氛所笼罩。 ②塔台上,机场边,飞机设计单位领导、空军某试飞大队领导、飞机总设计师、科研技术人员……数百人一齐把焦灼的目光投向骄阳似火的万里晴空。 ③此刻,一架失去动力的战机在万米高空正以极大的俯角高速向机场滑降而来! ④这不是一架普通的飞机。它是我国正在研制的一种新型战机的科研样机,价值上亿元人民币。 ⑤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它是该型飞机在定型关键阶段的一次试飞,结论对飞机改进的意义重大。 ⑥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飞机在1.2万米高空试飞,因意外情况燃油漏光,飞机发动机停车。为保全科研样机,试飞员决定从距机场20多公里远的地方空滑迫降。 ⑦下落航线与跑道呈70度夹角,下降速度为400公里/小时左右,一旦失误,该机就可能冲出跑道坠毁。 ⑧惊天一落,危险空前。驾驶战鹰迫降的,就是空军某试飞大队副大队长、特级试飞员梁万俊。 ⑨“近了,近了……”转眼间,梁万俊驾驶战机俯冲直下。地面上,所有的人一齐屏住了呼吸。 ⑩13时44分,战鹰陡然降落,在进跑道450米处接地。在接近跑道的一刹那,机头一昂,“哧!”轮子在水泥跑道剧烈摩擦,划出两条刺眼的火龙! 500米、800米、1000米……飞机一气冲出1700米,在距离跑道尽头300米处戛然停住。 “成功了!”欢呼声震动机场。梁万俊走下座舱,飞机总设计师与他紧紧拥抱,激动地说:“你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惊天一落救新鹰! 这一落,挽救了价值上亿元的科研样机;这一落,为试飞员处理类似险情创造了成功先例;这一落,飞出了新机优异的空滑性能。 让我们把时钟倒拨35分钟。 这一天13时09分,梁万俊驾驶着该型国产科研样机跃升到1.2万米高空。当他按照预定的科研试飞计划刚刚做完一个规定动作后,突然发现油泵指示灯急剧闪烁。紧接着,油量表指针一路下跌。两分钟之内,指针指向“0”刻度。 梁万俊报告:“发动机空中停车!” 一级空中特情!空军相关条例规定:此时,作为试飞员的梁万俊可以视情做出不同选择——跳伞或迫降。 面对这种极为罕见的危险情况,跳伞无可指责,只需0.01秒,便能远离危险。但是,凝聚科研人员无数心血的战鹰就会坠毁,故障原因就难以准确查找,新机型的改进就缺乏依据……没有任何犹豫,梁万俊便做出抉择:危险再大,也要尽一切可能把科研样机保住。决心定下,梁万俊很快镇定下来,他娴熟而机敏地调整飞机的位置和高度,以争取每一秒的时间。 飞机像大铁砣似的向机场上空逼近。机场上,所有应急车辆全部到位,所有人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指挥塔台里静得让人窒息,只听见指挥员下达指令的声音:“保持好飞机状态,控制高度、速度,做好迫降准备。” 梁万俊心里很明白,要想将飞机空滑回去,必须准确地通过高度来换取速度,用势能来换取动能。他根据地面指挥员的命令,随时判断飞机状态,修正速度和高度偏差。 飞机滑到机场1100米上空。梁万俊下降飞机高度加入航线,在跑道头3公里,放起落架,操纵飞机对正跑道,100米、50米…… “准备迫降!”“明白!”天地间,惊人地默契。 于是,机场上出现了惊心动魄的成功一落! 英雄壮举绝非偶然。仰望蓝天,人们看到了梁万俊出生入死、挑战试飞极限的一道道闪光航迹。 1998年,拥有丰富飞行经验的梁万俊,从成空某飞行团副团长的岗位上来到空军某试飞大队。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群体,承担着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战机科研试飞的重任,曾有多名试飞员壮烈牺牲。梁万俊自觉学习老一辈试飞员迎难克险的大无畏战斗精神,每次执行高难度高风险试飞、参加飞行表演等重大任务,都主动请缨。几年来,他先后自学了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航空电子等多个学科专业,成为熟练驾驶多种机型的高素质试飞员。在试飞中,他先后遇到惯导故障、航电故障、供氧故障等险情数十次,都以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飞行技术化险为夷,圆满完成了国产最新型战机火控系统定型、某型系列战机鉴定、国产某新机首飞等数十项重大科研试飞任务,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 此次,梁万俊成功处置国产某新型科研样机重大特情,成都军区空军党委为他报请一等功,并做出向他学习的决定。军委首长称赞他是“一个思想、技术双过硬的优秀试飞员”。 (《解放军报》2004年11月8日)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头两段除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外,也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加点的“紧张”“焦灼”两词呼应标题,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 B.第自然段中的“昂”字,生动地刻画了飞机着地的姿势,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惯性,也暗含着对驾驶员高超技艺的赞扬。 | C.本文大量运用排比句或排比段,或为突出这次试飞的重要性,或为阐释迫降成功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 | D.本文列举大量表时间、距离与速度的数字,在数字的极大变动与对比中,产生“生死时速”的效果,进一步强化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 E.本文以纪实散文的笔调,真实记录了空军特级飞行员梁万俊成功迫降某新型国产样机的英雄壮举,想象丰富,描写细腻,新闻性与文学性完美统一。 小题2:阅读文章第至自然段,结合全文,从叙述顺序的角度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自然段能否删去?为什么?请通读全文,加以探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李安:心中卧虎 ①2013 年 2 月 25 日,李安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夺得第八十五届奥斯卡电影节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原创音乐和最佳导演四项大奖,为此记者柴静对他进行了采访。 ②柴静:您为什么不去做您已经很熟悉,很安全的事情,比如说您以前很多题材都是社会的关系,您在当中把握得游刃有余,里面有您的人生经验,为什么要去做一个只有一个男孩和一个老虎基本上连对白都没有的电影? ③李安:没有做过的才有意思,我打一个比较俏皮的比方。比如说在婚姻中,你要很忠诚,拍电影不需要,越新鲜的越好,越没有做过越刺激。 ④柴静:跟您的年龄和处境有关吗? ⑤李安:有关。跟我的心态有很大关系。做电影职业做了二十年,入行二十年,就以我现在做的成绩来讲,我就是再拍烂片十年还有人找我拍,可是我会担心说拍东西又没有意思没有挑战,我的那个斗志没有了。 ⑥柴静:您不怕失败吗? ⑦李安:怕,怕才有劲,怕,人才会提高警觉。就像小孩跟老虎漂洋过海,他后来发现没有那个老虎他活不了,没有那种恐惧,没有一个让他惊醒的感觉。他对老虎的恐惧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气神,所以那种提高警觉的心态是他需要的,心理状态的良好其实是生存跟求知跟学习最好的状况,所以有时候我也需要一点刺激,我就害怕这样的话,自己也惰怠了,很容易陈腐的,很容易被淘汰,那我当然不希望。 ⑧柴静:以您现在在电影界的这个地位和大家对您的敬重,您还会有这种担心吗?有被淘汰的恐惧。 ⑨李安:会。对于观众对于期待你的人,也要有一个交代,也要很诚恳,一直在不知道的状态,一种很新鲜很兴奋的状态,给你最好的一个发挥,这是你作为一个有天分的人欠观众的一个人情。 ⑩柴静:以往您曾经说过,您说您摸着您的肠胃说,除非我这里有感觉,否则我不会去拍一部电影,拍这部的时候您有吗? 李安:有,当然有。 柴静:什么样的感觉? 李安:很奇怪,有一种对信仰的好奇,还有一种渴望,有一种想要去受苦受难的感觉,想要找点罪受吧,希望精神能够提升。 柴静:我看到您上午说,您做这个片子的时候,精神上曾经受过很大的折磨,感觉就像您是派,在大西洋当中漂流,没有尽头的样子,那是因为什么? 李安:拍片嘛,很困难,看不到底,琢磨不到东西,不晓得未来会怎么样,当然有压力,你没有解决之道,或者看不到什么出路的时候,就像派一样感觉在漂流。 柴静:您说过您曾经颓废得想要放弃,我看以前所有您拍电影的访问当中,没有出现过颓废这个状态。这次是怎么了?您担心过自己可能到不了那个头吗? 李安:会,常常会有软弱的时候,不过第二天早上起来又是好汉一条,再往下拼嘛。 柴静:您原来说过一句,说电影不是去拍已知的,在拍电影过程当中您会发觉自己的未知,这个电影让您发现自己的什么呢? 李安:很难讲,真的很难讲,我发觉就像派一样,我觉得我对信仰还是有一种向往,可是心里面还是有那只老虎,还是搞不定。 柴静:这个老虎对您来说是什么? 李安:这个不能讲。 柴静:是您在《电影梦》里面写到的不断重复出现的那个元素吗? 李安:您看我这个脸,很平和很温和的一个人,那为什么我拍电影会这么冒险,我想跟老虎有关系。 柴静:那种咆哮的***吗? 李安:说不出来,像野兽一样,有一种野性。我常常会拍一些跟我完全没有关系的,拍女人,拍同性恋,拍《绿巨人》,拍这个东西,我自己也说不上来,只有在拍电影这种精神状态里面我会有一些体验,我很想这个真的层面,这种情怀能够传达给观众,希望也能够引发他们心里面的卧虎藏龙吧。 (选自《名人传记》2013年第 4 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李安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一他不熟悉的题材,是因为他希望在拍摄中找到新鲜感和刺激,让自己的斗志不消失。 | B.李安现在在电影界有地位,受大家的尊重,但他仍害怕失败,因为失败就要被淘汰。 | C.派在海上漂流,看不到出路,没有尽头,李安在拍片的时候就受过这样的折磨。 | D.抱着一种对信仰的好奇渴望,一种想要受苦受难的感觉,李安决定要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E.在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李安曾颓废得要放弃,以前每次拍电影都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他觉得最难熬的。 小题2:文章~段用了追问的访谈技巧,结合文章说说这一技巧的好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本文的题目是《李安:心中卧虎》,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中“虎”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告别“庸俗的消费主义” 消费是在现代社会满足人们生存所需的必要手段,也是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催化剂。然而,如果把一切都消费化,搞消费崇拜,唯消费是从,甚至用物质填满心灵,就必然生出一种“庸俗的消费主义”。 果真如此,消费就背离了“满足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本真价值,而成为一种为了满足不断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的手段。超前、攀比、奢侈、炫耀的消费,让生活被消费裹挟,不仅无法在物质得失面前从容淡定,甚至会走上一条“通往奴役之路”。 对于个人而言,如何消费是一种自主选择,但如果庸俗的消费主义成为生活方式、群体选择甚至社会风尚,那就值得警惕。 庸俗的消费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拜物主义。手袋并非用来装东西,而是用来装腔调;手表也不仅用来显示时间,更是用来显示身份。在一些人眼里,对物质的消费和占有,成为能力的唯一标志、成功的最高象征、社会地位的集中体现、精神生活的不二依托。庸俗消费主义的狂欢,让人们沉浸在享乐主义的盛宴中。从物质到精神,无物不可消费,无处不可出售,买卖关系成为存在方式,等价交换成为社会哲学。社会如若被这样庸俗的消费主义所席卷,在“消费优先”“物质至上”的步步紧逼之下,理想、信仰、道德难免步步退却。于是,有人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把情感当了筹码;有人上网炫耀“干爹牌”豪车,用尊严下了赌注……蝇营狗苟成为“成功的正道”,不劳而获成为“幸福的捷径”,消费主义的流行病,极易导致荣辱观念颠倒、是非观念迷失,社会风尚也因此遭到侵蚀。 告别庸俗的消费主义,我们或许可以走进更丰盈的人生。大学生司占杰放弃优渥生活条件帮助麻风病患者融入社会,冲出等价交换的牢笼,收获的是充实、快乐与感动这些无法用数字计算的财富。告别庸俗的消费主义,社会或许可以走进更深沉的文明。 告别庸俗的消费主义,不是为了缅怀“理想主义的贫穷”,限制人们享受物质的快乐,重新回到“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窘迫时代。而是要警示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但不能沦入物欲的陷阱;经济社会发展,更不能陷进物质的泥淖。这是一个转型社会的心态涵养,也是一个现代社会的价值回归。 (摘编自《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消费既可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也可促进经济发展。 | B.庸俗的消费主义表现为攀比、奢侈、炫耀消费等行为。 | C.告别庸俗的消费主义,就可以使社会文明远离肤浅。 | D.反对庸俗的消费观,并不意味着限制人们的物质享受。 | 小题2:为什么说“如果庸俗的消费主义成为生活方式、群体选择甚至社会风尚,那就值得警惕”?请简要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